幽亭春盡共爲歡,印綬居身是大官。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谿磻。 詩聯七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將心事比波瀾。 風吹野柳垂羅帶,日照庭花落綺紈。 此席不煩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渾
幽亭春盡共爲歡,印綬居身是大官。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谿磻。 詩聯七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將心事比波瀾。 風吹野柳垂羅帶,日照庭花落綺紈。 此席不煩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餘樂。 重梳短髻下金鈿,紅帽青巾各一邊。 身輕足捷勝男子,繞竿四面爭先緣。 習多依附攲竿滑,上下蹁躚皆著襪。 翻身垂頸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褭褭半在青雲裏。 纖腰女兒不動容,戴行直舞一曲終。 回頭但覺人眼見,矜難恐畏天無風。 險中更險何曾失,山鼠懸頭猿挂膝。 小垂一手當舞盤,斜慘雙蛾看落日。 斯須改變曲解新,貴欲歡他平地人。 散時滿面生顏色,行步依前無氣力。
羨君東去見殘梅,惟有王孫獨未回。 吳苑夕陽明古堞,越宮春草上高臺。 波生野水雁初下,風滿驛樓潮欲來。 試問漁舟看雪浪,幾多江燕荇花開。
箕潁人窮獨,蓬壺路阻難。 何如兼吏隱,復得事躋攀。 巖樹羅階下,江雲貯棟間。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賞,皇恩肯放閑。 遙知興未足,即被詔徵還。
王粲銷憂日,江淹起恨年。 帶川遙綺錯,分隰迥阡眠。 □□橫周甸,莓苔闕晉田。 方知急難響,長在脊令篇。
耿耿風雪暮,直廬未掩扉。 詠蘭幽助興,儷玉粲相輝。 氣勁琴韻切,夜深鑪火微。 雖殊江海遠,即此戀彤闈。 (見《竇氏聯珠集》。 題下原署「吏部員外郎韋貫之」)。
滴水泠泠徹碧紗,旱時無減雨無加。 澄清好是爲官侶,引入孤城一帶斜。 (按:此詩序見明姜準《歧海瑣譚》卷十,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
牛頭戴,旱山晦,家中乾穀莫相貸。 (見《太平寰宇記》卷一三三)。
法喜爲食,慈悲爲舍。 信佛是歸,視身如借。 住正念以唯勤,趣外塵而無暇。 機閑萬象光中,眼活髑髏眉下。 彼亡也夢蝶露蟬,自得也雲犀香麝。 神遊真浄兮天水同秋,心印妙明兮風月破夜。
河沙如來同共證,光光相徹無餘剩。 各申右手摩其頂,龍天萬億咸歸命。
昨日風雨今日晴,綠水橋南春水生。 使君元夕罷高宴,亭午邀客花間行。 危亭直上花幾許,水仙夾徑梅縱橫。 不須沈水薰畫戟,簾幕自有香風清。 門前紛紛鳥鵠亂,隠几坐愛寒江明。 憶昨淮南戎馬動,豈謂景物還新正。 遺民歸公十萬口,鼙鼓日日嚴刀兵。 眼看指麾盡摩撫,閭里愁歎成歡聲。 酬功端合侍玉輦,安得坐嘯江干城。 景龍燈火公尚記,耆舊出語兒童驚。 我來兩月濫賓客,況有別駕能詩名。 相從一笑說萬事,重費美酒勤杯觥。 東風摇蕩入煙柳,歌管錯雜催離情。 詔書徵拜那可後,爲公前馬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