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聞箏歌

〔唐朝〕 殷堯藩

淒淒切切斷腸聲,指滑音柔萬種情。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幃穿幕又殘更。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客往洞庭

    九江歸路遠,萬里客舟還。 若過巴江水,湘東滿碧煙。

    楊凝 唐宋诗
  • 贈溫觀主

    一別羅浮竟未還,觀深廊古院多關。 君來幾日行虛洞,仙去空壇在遠山。 胎息存思當黑處,井華懸綆取朝間。 弊廬道室雖鄰近,自樂冬陽炙背閑。

    賈島 唐宋诗
  • 敦煌廿詠(並序) [附]題隱士詠[三七]

    青溪逐水薫漁樵,策杖褰衣屢驀橋。 鳥坐春池雙影近,人呼幽谷兩聲遥。 祥煙五色飛仙電,瑞草千藂(叢)間藥苗。 河畔曲肱而取飲,嫌煩且棄樹中瓢。 ([一]以上詩凡六寫本,其原編號及校次如下:原卷〖伯二七四八〗、甲卷〖伯三九二九〗、乙卷〖伯二九八三〗、丙卷〖伯三八七○〗。 卷末多《題隱士詠》一首,幷有「咸通十二年十一月廿日學生劉文端寫記」一行。 丁卷〖斯六一六七〗、戊卷〖伯二六九○〗僅存第一首,不校。 甲卷題作「敦煌古蹟廿詠」,乙卷「廿詠」作「二十詠」。 [二]「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三]原卷無「向」字,依乙、丙、丁三卷補。 [四]「二」,甲卷作「三」。 [五]「短」下原卷有「見」字,依乙、丙、丁三卷刪。 [六]乙、丙、丁二卷無「矣」字。 [七]「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八]原卷殘缺處,元用甲、乙、丙、丁四卷補之。 凡校補字,均括以[],如[也自鳴]和以下括弧內均是。 [九]「鼓」,甲、乙兩卷作「轂」。 [一○]「尋」,甲卷作「看」。 [一一]詩題丁卷作「靈巖莫高窟詠」。 [一二]「剎」,原卷作「日」,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三]「指」,甲卷作「至」。 [一四]「甦」字原闕,據甲、乙兩卷補。 丙、丁卷「甦」作「蘇」。 [一五]「走」原作「奏」,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六]「迴」,乙卷作「還」。 [一七]「色」,甲卷作「素」。 [一八]「含」,丁卷作「合」。 [一九]「塞」原作「賽」,依丙、丁卷改。 [二○]詩題丙、丁兩卷標作「瑟瑟監詠」。 [二一]此句甲卷作「爲懸寶蓋髪」。 [二二]甲卷有三處異文:第一句「昔時」作「昔日」,第二句「遺廟」作「唯廟」,第六句「墳傍」作「其傍」。 [二三]「臺」,甲卷作「樓」。 [二四]「坐」原作「作」,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五]「轉」,甲、丙兩卷作「盡」。 )([二六]甲卷有兩處異文,第二句「與此」作「以此」,第三句「一州」作「州縣」。 [二七]「三」原作「一」,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八]「春渌苔生」四字原缺,依甲、丙、丁三卷補。 [二九]「嫩」原作「嬾」,依丁卷改。 [三○]「新」原作「連」,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一]「弄」,甲、丙、丁三卷作「散」。 [三二]「王」原作「往」,依丙、丁兩卷改。 [三三]「鴻」,丙、丁兩卷作「虹」。 [三四]「徑」,丙、丁兩卷作「堠」。 [三五]「生」原作「空」,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六]「量」原作「兩」,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七]《題隱士詠》原載丙卷末,兹亦移錄附於後。 )。

    敦煌人作品[一]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雲第三(京本作「占雲第二十四○二十六首」) 二十六

    將軍善,識得氣妖祥。 風角鳥占能總解,心無機巧計從長,報國效忠良。 (既有其象,當隨其景,就謀術,以破其軍。 )(按:以上二首據京本補,首本等入《占氣第四》,稍異。 )。

    易靜 唐宋诗
  • 句 其六

    竹底衙人吏,花間押簿書。

    宋白 唐宋诗
  • 小雪

    低雲淡河界,零霰集天涯。 樹亂三眠絮,叢迷五出花。 舞風都擬重,入隙故成斜。 密瓦平將半,前山暝欲遮。 漸堪迷凈練,併欲誤疏麻。 粉出房陵水,鹽飛海岸沙。 舟來戴逵宅,客過李王家。 此日長安酒,旗高未易賒。

    宋祁 唐宋诗
  • 史十伯强浮沈市廛自號道人而筆力議論不可掩抑豈隠者耶觀其詩卷贈以絕句二首 其一

    未容君識得君詩,添我幽栖一段奇。 會有吹噓天上去,沈香亭北要新詞。

    韓元吉 唐宋诗
  • 早寒

    沔鄂猶殘暑,荆巫已早寒。 潦收灘正白,霜重葉初丹。 節物元非惡,情懷自鮮歡。 暮年更世事,唯有醉江干。

    陸游 唐宋诗
  • 春晚出遊六首 其三

    柳暗人家水滿陂,放翁隨處曳筇枝。 村深麥秀蠶眠後,日暖鳩鳴鵲乳時。

    陸游 唐宋诗
  • 句 其八

    寄語高人來問法,莫辭門外立齊腰。

    尤袤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