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陝下厲玄侍御宅五題 竹裏徑

〔唐朝〕 姚合

微徑嬋娟裏,唯聞靜者知。 跡深苔長處,步狹笋生時。 高是連幽樹,窮應到曲池。 紗巾靈壽杖,行樂復相宜。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 青囊仍隱逸,章甫尚西東。 鼎石分門戶,詞場繼國風。 尊榮瞻地絕,疎放憶途窮。 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術空。 謬慙知薊子,真怯笑揚雄。 盤錯神明懼,謳歌德義豐。 尸鄉餘土室,難說祝雞翁。

    杜甫 唐宋诗
  • 系樂府十二首 隴上歎

    援車登隴坂,窮高遂停駕。 延望戎狄鄉,巡迴復悲咤。 滋移有情敎,草木猶可化。 聖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 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元結 唐宋诗
  • 郊居歲暮因書所懷

    養拙方去諠,深居絕人事。 返耕忘帝力,樂道疎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寧知肉食尊,自覺儒衣貴。 煙霜當暮節,水石多幽致。 三徑日閑安,千峯對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幘尋古寺。 月魄清夜琴,猨聲警朝寐。 地偏芝桂長,境勝煙霞異。 獨鳥帶晴光,疎篁淨寒翠。 窗前風葉下,枕上溪雲至。 散髮對農書,齋心看道記。 清言覈名理,開卷窮精義。 求譽觀朵頤,危身陷芳餌。 紛吾守孤直,世業常恐墜。 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欹器。 元和暢萬物,動植咸使遂。 素履期不渝,永懷丘中志。

    權德輿 唐宋诗
  • 見杭州烏窠和尚後作(題擬)

    白頭居士對禪師,正是楞嚴三昧時。 一物也無百味足,恒沙能有幾人知? (見《祖堂集》卷三)。

    白行簡 唐宋诗
  • 青峰詩

    野人不相識,偶坐爲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迴瞻林下路,已在翠微間。 時見雲林外,青峰一點圓。 (見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八。 )(按:原帖爲草書八行。 詩末有云:「近見崔法曹此詩,愛之不覺下筆也。 」岳珂跋云:「右唐無名人青峰詩帖真跡一卷。 帖亦與《奉禮》、《不倦》二帖相似,意皆出於習書之勤者,有小璽表焉。 」同卷跋《奉禮帖》,謂有貞觀初年風度。 )。

    無名氏 唐宋诗
  • 天目山讖

    天目山前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 海門一點巽山小,五百年間出帝王。 (見宋錢儼《吳越備史》卷一、元劉一清《清塘遺事》卷一)(〖1〗《吳越備史》云此出郭璞《臨安地志》,然此首平仄工穩,非郭璞之時所宜有,當出唐末人依託爲錢氏開國之讖。 《銭塘遺事》:「臨安都城,其山肇自天目,讖云〖略〗。 錢氏有國世,臣事中朝,不欲其說之著,更其末云『異姓王』,以遷就之。 高宗駐蹕,其說始驗。 」)。

    佚名 唐宋诗
  • 王觀察求頌

    廓虛深浄裏頭看,一點至靈珠走盤。 默默通身明有眼,塵塵分應妙無瘢。 江湖浩浩月隨溜,華木欣欣春入端。 變化鯤鵬是時節,便乘羊角作風摶。

    釋正覺 唐宋诗
  • 予得圃芝山之麓去春始治畦徑名曰山居中爲芝榭四楹其秋雙芝產于榭南今夏復見四本而盤洲亦有其二因刻詩以志之

    山中曾有采芝仙,此日靈根詎偶然。 題柱漫將詩紀實,憑欄真共酒忘年。 英華可是丘園瑞,造化元非雨露偏。 留與山居作嘉話,未甘草木羨平泉。

    洪适 唐宋诗
  • 中奉大夫直徽猷閣致仕邵及之挽詞二首 其一

    廉甚仍知止,高風似孔戣。 北歸垂橐日,南省掛冠時。 清白傳諸子,安閑閲十期。 今誰主文字,好繼退之碑。

    周必大 唐宋诗
  • 次韻酬張巖卿七夕

    星文人事古難磨,女織男耕力最多。 河鼓有神司带犢,天孫垂象驗飛梭。 因依鴻烈成橋語,泛濫長生舊殿歌。 伉儷流傳鈞是褻,玉川無頼太風波。

    許及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