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過潭上寺,獨宿白雲間。 鐘磬遙連樹,星河半隔山。 石中泉暗落,松外戶初關。 却憶終南裏,前秋此夕還。
无
其他无
〔唐朝〕 鄭巢
暮過潭上寺,獨宿白雲間。 鐘磬遙連樹,星河半隔山。 石中泉暗落,松外戶初關。 却憶終南裏,前秋此夕還。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西亭秋望好,寧要更垂簾。 夫子牆還峻,酇侯宅過謙。 微風紅葉下,新雨綠苔黏。 窗外松初長,欄中藥旋添。 海圖裝玉軸,書目記牙籤。 竹色晴連地,山光遠入簷。 酒濃杯稍重,詩冷語多尖。 屬和才雖淺,題高免客嫌。
南北風流舊不同,傖吳今日若相通。 病來猶伴金杯滿,欲得人呼小褚公。
憧憧合合,八表一轍。 黃塵霧合,車馬火熱。 名湯風雨,利輾霜雪。 千車萬馱,半宿關月。 上有堯禹,下有夔卨。 紫氣銀輪兮,常覆金闕。 仙掌捧日兮,濁河澄澈。 愚將草木兮有言,與華封人兮不別。
大道從來屬自然,空堂寂坐守機關。 三田寶,鎮長存,赤帝分明坐廣寒。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雪意融融旋作泥,故山應是費攀躋。 而今把笏謝樵子,馬踏御街聞曉雞。
南方浩浩正談禪,誰問君家博飯田。 待我寒衣都補了,袖茶來訪钁頭邊。
鳩杖先生過草萊,竹林結客笑銜杯。 盤堆冷炙非珍饌,樽貯香醪旋潑醅。 玉屑揮犀談綺吐,纈紋入面醉顔開。 自慙闒茸親餘論,健筆時觀吐鳳才。
臨東皇,萬物昌。 君陶唐,宣重光。 臣臯夔,熙元良。 協三辰,撫萬方,物無夭札人無傷。 人無傷,繄元良。 錫以景福滋瀼瀼,吾君欣欣兮臻樂康。
懇辭金殿得班春,藁篋相從素瀨濱。 坐閣仍題修史筆,去鄉猶是受經人。 浮雲富貴心知厭,淡水交游老更新。 三嘆來章深意在,肯容冠綬久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