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留別毘陵諸公

〔唐朝〕 李嘉祐

久作涔陽令,丹墀忽再還。 淒涼辭澤國,離亂到鄉山。 北固灘聲滿,南徐草色閑。 知心從此別,相憶鬢毛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李留守相公見過池上汎舟舉酒話及翰林舊事因成四韻以獻之

    引櫂尋池岸,移尊就菊叢。 何言濟川後,相訪釣船中。 白首故情在,青雲往事空。 同時六學士,五相一漁翁。

    白居易 唐宋诗
  • 碧鮮亭春題竹

    竹少竹更重,碧鮮疆更名。 有欄常凭立,無徑獨穿行。 夕月陰何亂,春風葉盡輕。 已聞圖畫客,兼寫薛先生。

    薛能 唐宋诗
  • 絕句 九

    時人若擬去瀛洲,先過巍巍十八樓。 自有電雷聲震動,一池金水向東流。

    呂巖 唐宋诗
  • 木蘭花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却歛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溼班紅淚滴。

    韋莊 唐宋诗
  • 答顏太守

    物力孤窮甚,無由蔽草廬。 抱疴明盛世,丐食兵荒餘。 馬革藏身拙,鴟夷報主疎。 勉哉吾二子,太歲易消除。 (見《王氏刊唐人集》收《林邵州遺集》,注云:「見鄭王臣《莆風清籟集》。 」)。

    林藴 唐宋诗
  • 題黎少府宅紅蕉花

    不爭桃李豔陽天,真對羣芳想更妍。 秋卷火旗閑度日,晝凝紅燭靜無煙。 肯於萍實誇顏色,要與芙蓉較後先。 須信晚成翻有遇,赤心偏得主人憐。 (見同治十一年刊錫榮纂《萍鄉縣志》卷六)(按:《萍鄉縣志》同卷有唐廩《夏日書黎少府山齋》,因知咸與唐廩爲同時人。 唐爲乾甯元年進士。 今人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第三卷記曲阜博物館藏《唐兗公頌碑》碑側刻大和九年張咸題名,與此詩作者恐非一人。 )。

    張咸 唐宋诗
  • 陽春曲

    柳带抽春寒氣淺,風光曉引春樓怨。 關山行人久不歸,鸞瘦舞腰雙綬緩。 錦書難寄北征鴻,歸飛海燕翻晴空。 芳菲韶景伴愁老,蘭苑桃花落照紅。

    馮時行 唐宋诗
  • 感舊二首 其一

    君不見資中名士有李石,八月秋濤供筆力。 初爲博士不暖席,晚補臺郎俄復斥。 諸公熟睨亦太息,摧壓至死終不惜。 生前何曾一錢直,沒後遺文價金璧。 後之視今猶視昔,此事誠非一朝夕。 山城舊廬暗荆棘,羸然諸孫守墳籍。 撫孤我負朋友責,萬里詩成泪空滴。

    陸游 唐宋诗
  • 古風二首上湯丞相 其一

    抱瑟游孔門,豈識宮與商。 古曲一再行,乃雜巴人倡。 知音顧之笑,解絃爲更張。 歸來掩關卧,冰炭交愁腸。 平生桑濮手,未省歌虞唐。 明發理朱絲,復登君子堂。 遺音入三歎,山高水湯湯。

    范成大 唐宋诗
  • 贈高司理

    窮鄉洗眼挹清揚,凜若重登月旦堂。 驥子鳳雛端不苟,吏能儒業况兼長。 簡孚首解秋荼密,襞積仍熏古錦香。 我亦床頭一經在,自公正欲共平章。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