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韋處士郊居

〔唐朝〕 雍陶

滿庭詩境飄紅葉,繞砌琴聲滴暗泉。 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有感五首 四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來強幹地,未有不臣朝。 受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 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杜甫 唐宋诗
  • 古意

    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 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 俱爲不等閑,誰是知音目。 眼中兩行淚,曾弔三獻玉。

    賈島 唐宋诗
  • 路支使小池

    兒童戲穿鑿,咫尺見津涯。 蘚岸和纖草,松泉濺淺沙。 光含半牀月,影入一枝花。 到此無醒日,當時有習家。

    方干 唐宋诗
  • 宮詞百首 四十六

    紫氣氤氳滿帝都,映樓明月鎖金鋪。 銀泥殿裏嫌紅燭,教近龍牀著火珠。

    和凝 唐宋诗
  • 越中狂生題旗亭

    日日草重生,悠悠傍秦城。 諸侯逐兔白,夏滿鏡湖平。

    不詳 唐宋诗
  • 詩(幷序) 十七

    傍看數箇大憨癡,造宅舍擬作萬年期。 人人百歲乃有一,縱令長命七十稀。 少少撩亂死。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暫時。 中途少少遼亂死,亦有初生嬰孩兒。 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 年年相續罪根重,月月增長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獨養神猪兒。 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裏待死時。 自造惡業還自受,如今痛苦還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一。 張氏所據本爲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王梵志詩集》參校。 )(按:本卷所錄王梵志詩,皆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另曾參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瑣》。 錄詩的原則是,儘可能地保持王詩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儘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顯誤,張氏所改爲無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雖誤,張氏所作改動尚難成定論者,則仍保留原文,而以張說附收其下。 各本有異文者,擇其善者爲正文,異文注出「一作某」。 張錫厚爲王梵志詩的校錄、寫定作了十分可貴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筆者只在少數詩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奪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應該在這裏說明的。 )。

    王梵志 唐宋诗
  • 答祖太博借山居要術

    經濟諒周當世務,收藏敢祕老農書。 相逢莫羨山居好,歸去蓬山有直廬。

    余靖 唐宋诗
  • 春雨二首 其二

    湖上新春柳,摇摇欲喚人。 多情今夜雨,先洗馬蹄塵。

    陸游 唐宋诗
  • 送安成羅茂忠

    書臺佳士君章孫,句法來自西溪門。 向來家住金谷園,珊瑚四尺蠟作薪。 床頭黄金已散盡,買書却鑄文章印。 印成一字不療饑,仰天大笑還哦詩。 諸老先生總參徧,只欠一瞻晦翁面。 晦翁今已作貴人,君從何許去問津。 勸君努力戰今舉,來年拜渠爲座主。

    楊萬里 唐宋诗
  • 東陽郭希呂山園十詠 閟雲關

    雲以無心出,雲歸亦何心。 樵牧窺其藏,妄意此阻深。

    陳傅良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