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道常日損,尊師修此心。 挂肩黃布被,穿髪白蒿簪。 符札靈砂字,弦彈古素琴。 囊中曾有藥,點土亦成金。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得仁
爲道常日損,尊師修此心。 挂肩黃布被,穿髪白蒿簪。 符札靈砂字,弦彈古素琴。 囊中曾有藥,點土亦成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盛德陳萬舞,威稜暢九垓。 風雲交律候,日月麗昭回。 行慶休祥發,乘和春氣來。 百神肅臨享,蕩蕩天門開。
一樹紅花暎綠波,晴明騎馬好經過。 今朝幾許風吹落,聞道蕭郎最惜多。
漢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餘手跡存。 風雨幾年侵不滅,分明纖指印苔痕。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 惟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 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 爾其近接嵩領,俯屆箕峯,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 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 密葉舒帷,屏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 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具而滌塵累。 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 [紉](網)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 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 無煩崑閬之遊,自然形勢之所。 當使人題綵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 各題四韻,咸賦七言。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一般有詩序者,大都全錄,此係遺漏。 現特補序,詩不重錄。 又《圖書集成》推崇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 )(據《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 )。
綺紈遊上國,多作少年行。 二十二詞賦,惟君著美名。 童顏且白皙,佩德如瑤瓊。 荀氏風流盛,胡家公子清。 有才不偶誰之過,肯即藏鋒事高臥。 洛陽草色猶自春,遊子東歸喜拜親。 漳水橋頭值鳴鴈,朝歌縣北少行人。 別離斗酒心相許,落日青郊半微雨。 請君騎馬望西陵,爲我殷勤弔魏武。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將遊獵誇輕趫。 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 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 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鶬迸落連飛髇。 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磧。 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遊江東。 謂言挂席度滄海,却來應是無長風。
陂色入柴關,陽和遠近還。 平蕪隨蹇步,新水照衰顔。 廢堞鳥聲樂,晴臯雉羽斑。 一逢樵客語,無竢辦連環。
子心俯仰一無欺,由也升堂尚不知。 疾病如何猶請禱,孰分上下與神祇。
庵中有主從君住,無主外來俱得路。 雲烟眯目山礙膺,榛莽欺人溪澗怒。 看他本色住庵人,捏聚大千無一塵。 自見泥牛鬬入海,不記住來經幾春。 頭陀頭陀休趁鬨,一世初無一炊夢。 口邊白醭未暇揩,誰能更乞諸方頌。 持來拋放烈焰中,歸種香山芋與菘。 驀地钁頭輕築著,林間石虎吼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