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河梁別

〔唐朝〕 馬戴

河梁送別者,行哭半非親。 此路足征客,胡天多殺人。 金罍照離思,寶瑟凝殘春。 早晚期相見,垂楊凋復新。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

    賓客懶逢迎,翛然池館清。 簷閑空燕語,林靜未蟬鳴。 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 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 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 交遊諸長老,師事古先生。 禪後心彌寂,齋來體更輕。 不唯忘肉味,兼擬滅風情。 蒙以聲聞待,難將戲論爭。 虛空若有佛,靈運恐先成。

    白居易 唐宋诗
  • 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禪室

    名都標佛剎,梵構臨河干。 舉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攢。 步登諸劫盡,忽造浮雲端。 當暑敞扃闥,却嫌絺綌寒。 禪房最高頂,靜者殊閑安。 疎雨向空城,數峯簾外盤。 午鐘振衣坐,招我同一餐。 真味雜飴露,衆香唯茝蘭。 晚來恣偃俛,茶果仍留歡。

    蔡希寂 唐宋诗
  • 詩偈 四十八

    報汝世人莫癡憨,暫時權住此草菴。 無想衣食飽暖後,世間有物不須貪。 此身幻化如燈焰,須臾不覺即頭南。

    龐藴 唐宋诗
  • 臨鏡臺

    烟巒簇簇水溶溶,鏡裏人家對碧峰。 何處孤帆飽風去,瞥然飛鳥杳無踪。 (錄自韋旭升《朝鮮文學史》)(按:據金東勳說,崔詩除《全唐詩逸》及《桂苑筆耕集》〖已收《全唐詩補逸》〗所收外,《三國史記》存五首,《東文選》收三十首,另見於石刻、方志者尚有十餘首,共存百首左右。 今所得僅二十餘首,尚缺二十首左右。 據前引各文所述,未見者有《饒州鄱陽亭》、《夜贈樂官》、《芋江驛灣》、《贈智光上人》等。 又按:《朝鮮文學史》錄崔匡裕《長安春日有感》云:「麻衣難拂路歧塵,鬢改顏衰曉鏡新。 上國好花愁裏艷,故園芳樹夢中春。 扁舟煙月思浮海,羸馬關河倦問津。 只爲未酬螢雪志,綠楊鶯語太傷神。 」又謂其另有《郊居呈知己》、《憶南李處士》等詩,崔承祐有《送曹松入羅浮》、朴仁範有《九成宮懷古》、《涇州龍朔寺》、《江行呈張秀才》詩。 諸詩皆新羅人在唐時所作,因未注出處,世次不明,又僅錄一首,姑附識於此。 )。

    崔致遠 唐宋诗
  • 送舍弟之鄱陽居

    鄱陽寄家處,自別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滄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雲木夕陽微。 南去逢迴鴈,應憐相背飛。

    劉長卿 唐宋诗
  • 送喬判官赴福州

    揚帆向何處,插羽逐征東。 夷落人煙迥,王程鳥路通。 江流回澗底,山色聚閩中。 君去凋殘後,應憐百越空。

    劉長卿 唐宋诗
  • 碧戶

    碧戶扃魚鎖,蘭窗掩鏡臺。 落花疑悵望,歸燕自裴回。 詠絮知難敵,傷春不易裁。 恨從芳草起,愁爲晚風來。 衣惹湘雲薄,眉分楚岫開。 香濃眠舊枕,夢好醉春杯。 小障明金鳳,幽屏點翠苔。 寶箏橫塞雁,怨笛落江梅。 卓氏仍多酒,相如正富才。 莫教琴上意,翻作鶴聲哀。

    張佖 唐宋诗
  • 和謝綽中觀瀾亭

    方塘灧宿漲,曲澗來飛湍。 光涵鬰藍天,澒洞碧玉寬。 小亭塵土外,瓦影浮朱欄。 霜渚寫秋色,烟林養漁竿。 佳人秋霞衣,皎皎明月冠。 欲濯且無塵,隠几得妙觀。 海若眩河伯,等在蝸角端。 那知坳堂上,盃水生濤瀾。 雲間謝公子,五字冰雪寒。 展讀勝圖畫,經行記林巒。 九垓未暇遊,據殻諒匪安。 一到定何日,眷焉抱長歎。

    朱松 唐宋诗
  • 退居五首 其一

    干祿非三釜,躬耕戀一丘。 才無作奏巧,窮有著書愁。 雀噪門羅晚,蓬飛鬢葆秋。 平生鷗鳥志,未去戀滄洲。

    宋祁 唐宋诗
  •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六

    蠲病惟應一日晴,小窗螢度暗還明。 韋編讀罷聞幽鳥,演出精微是此聲。

    劉子翬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