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霄輕靄翊三台,稽阮襟懷管樂才。 蓮沼昔爲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勳在,却引東山舊客來。 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迴。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郢
絳霄輕靄翊三台,稽阮襟懷管樂才。 蓮沼昔爲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勳在,却引東山舊客來。 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幽州多騎射,結髮重橫行。 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七月朔方雁心苦,聯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陰復晴,浮雲繞天難夜行。 羽翼勞痛心虛驚,一聲相呼百處鳴。 楚童夜宿煙波側,沙上布羅連草色。 月闇風悲欲下天,不知何處容棲息? 楚童胡爲傷我神,爾不曾作遠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寧得網羅此客鳥。
黨議連誅不可聞,直臣高士去紛紛。 當時漏奪無人問,出宰東陽笑殺君。
湖山處處好淹留,最愛東灣北塢頭。 掩映橘林千點火,泓澄潭水一盆油。 龍頭畫舸銜明月,鵲脚紅旗蘸碧流。 爲報茶山崔太守,與君各是一家遊。
池上今宵風月涼,閑教少樂理霓裳。 集仙殿裏新詞到,便播笙歌作樂章。
北闕雲間見碧天,南宮月似舊時圓。 喜看列宿今朝正,休嘆參差十四年。
疇昔參鄉賦,中年忝吏途。 丹脣曾學史,白首不成儒。 天子開昌籙,羣生偶大爐。 散材仍葺廈,弱羽遽[摶]扶。 寵邁乘軒鶴,榮過食稻鳧。 何功遊畫省,何德理黃樞。 弔影慙非據,傾心事遠圖。 盜泉寧止渴,惡木匪投軀。 任直翻多毀,安身遂少徒。 一朝逢糺謬,三省竟無虞。 白簡初心屈,黃紗始望孤。 患平終不怒,持劾每相驅。 埋劒誰當辨,偷金以自誣。 誘言雖委答,流議亦真符。 首夏方憂圄,高秋獨向隅。 嚴城看熠耀,圜戶對蜘蛛。 累餉唯妻子,披冤是友于。 物情牽倚伏,人事限榮枯。 門客心誰在,隣交迹倘無。 撫襟雙涕落,危坐日憂趨。 聖旨垂明德,冤囚豈濫誅。 會希恩免理,終望罪矜愚。 司寇宜哀獄,台庭幸恤辜。 漢皇虛詔上,容有報恩珠。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盤山高巍峩,半入青雲裏。 中間最上峯,更向天邊起。 行行白石崖,六月不知暑。
生代日何短,徂遷歲欲期。 始聞春鳥思,溘見涼雲滋。 皎皎河漢匹,三秋會有期。 嗟嗟瑟琹偶,一去無還時。 晴壁看遺掛,虛簷想步綦。 流芳行處歇,空色夢中疑。 昔有秦嘉贈,今爲潘岳詩。 百憂人自老,玄髮新成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