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 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客肥失真。 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 開元已來數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劒長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拏肉屈強。 吳郡張顛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甫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 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客肥失真。 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 開元已來數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劒長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拏肉屈強。 吳郡張顛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鑿井交椶葉,開渠斷竹根。 扁舟輕褭纜,小徑曲通村。
雨露滿儒服,天心知子虛。 還勞五經笥,更訪百家書。 贈別傾文苑,光華比使車。 晚雲隨客散,寒樹出關疎。 相見應朝夕,歸期在玉除。
鎖斷桃源一窟春,避秦日月無歸處。 (見《輿地紀勝》卷六八《常德府》)。
山海有完士,希世無良籌。 偶穿東郭履,遂別野人舟。 不恥篆刻賦,來肩英俊游。 私智甚鳬短,塵容若鴟愁。 備員太史氏,補屬富民侯。 姑學了官事,何嘗分主憂。 日貪斗食利,歲感星躔周。 中都富才彥,方駕若龍虯。 茂先善史漢,平津治春秋。 高文用司馬,格五寵虞丘。 間闊路逢葛,繽紛人召鄒。 桑羊興賈豎,安國出縲囚。 汲鄭貴交盛,徐陳英藻遒。 況乃天下樞,雄雌來九州。 衣冠徑複道,鼓吹出長楸。 席上萬錢箸,橋邊八列騶。 雍容緩魯玦,意氣拂吳鉤。 咨予良不韙,瓴甓厠珠璆。 吹竽昔已濫,在梁今可尤。 臺閣魏舒被,風霜蘇季裘。 有志謝軒鶴,無機防海鷗。 恭竢杜陵課,誅茅歸故疇。
自念老境今枯楊,徒順兒輩求藥方。 頗聞大藥性炎燥,如燎于原其中藏。 是非海裏石鼎煎,大藥何適求雲仙。 但傳鍾呂有妙旨,著在詩曲成華編。 誦之如射必中的,堅然不朽貫金石。 內外悉云妙在丹,吐納何嘗及津液。 此事知有行則差,種麻安得豆有芽。 北轅適楚每自失,復似入海欲算沙。 豈惟阮籍途窮哭,錄錄尚念太倉粟。 水雲難訪我輩人,風期詎知晉江客。 三百字與五千言,一指便到玄牝門。 它年肯約移玉趾,焚香促膝爲細論。 浩氣收還質無槁,有待斯言能却老。 小築雲卧天台山,再挂此冠供汛掃。
少游寫就蘭亭敘,逸少英姿殆昔人。 我祖同爲長公客,每於翰墨契精神。
二公海內姓名聞,我亦追隨到蜀門。 龍卧廬中嘆諸葛,蛙居坎底陋公孫。 雨聽巫峽夢時滴,花看杜鵑啼處痕。 酬唱又成夔府集,論文欣對少陵尊。
窮閻久藏疾,有客獨迴輪。 密契瞻松茂,羈懷慰蓼辛。 猶龍八才子,嗅雉一畸人。 藜藋仍開逕,樵蘇頼庶貧。 吾僚青眼舊,今世白頭新。 尚倚王陽仕,終彈屋幘塵。
杖藜乘興縱幽尋,野寺松篁藹翠陰。 流水潺湲如有恨,白雲舒卷本無心。 龍鍾誰識天津叟,高卧曾爲梁甫吟。 靜奏瑶琴聊自適,祇應風月是知音。
小雪纔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