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 總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无
其他无
〔唐朝〕 司空圖
風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 總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凝翠黛孤峰迥,淮起銀花五兩高。 天外綺霞迷海鶴,日邊紅樹豔仙桃。 岸驚目眩同奔馬,浦溢心疑覩抃鼇。 寄謝雲帆疾飛鳥,莫誇迴雁卷輕毛。
詔移丞相木蘭舟,桂水潺湲嶺北流。 青漢夢歸雙闕曙,白雲吟過五湖秋。 恩迴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憂。 聞說公卿盡南望,甘堂花暖鳳池頭。
未知遊子意,何不避炎蒸? 幾日到漢水,新蟬鳴杜陵。 秋江待得月,夜語恨無僧。 巴峽吟過否,連天十二層。
龍約海船行有氣,象隈銅柱臥成痕。 (同上一○六《邕州》)。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遊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餘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採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 (詳後。 此首又見《嘉定鎮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賜李玄靜先生勑書二十四通,此詩見第三道勑內。 此勑書全文錄如次:「勑。 廣陵李鍊師,上清品人也。 抗志雲霞,和光代俗。 爲予修福靈跡,將赴金壇,故賦詩寵行,以美其志。 〖詩略〗尊師抱一守中,探微昭遠,能回貞潔,發揮道門。 遂與太和先生啓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飭靈跡,廣求真經。 則詩以寵行,物將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禮賢也。 所謝知。 」又按,據同書同卷所附玄靜先生等表奏,知此詩爲天寶六載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賜。 )。
昔年怨聲常滿耳,紛紛女巫未沉水。 天教我侯慰遠人,坐令盜賊化君子。 期年仁政遍人人,撫之如子不須嗔。 吏民欲欺亦不忍,出言洞見胸中真。 要圖書問久已絕,人皆巧中渠寧拙。 優遊黄卷有餘歡,此志不回端截鐵。
身非塵聚,卓卓妙存。 心非情緣,冥冥獨尊。 其體也出諸障礙,其用也得大自在。 無去無來,非顯非晦。 應色應聲,亡對亡待。 饅頭胡餅觀世音,還我當行家賣買。
自昔常難四者并,一杯相屬意非輕。 祇今欲破愁城去,頼子時來舉酒兵。
秋蘂深紅勝菊黄,拒霜却是最宜霜。 仲謀有子來江表,先與喬娘醉晚粧。
枌梓交遊盡,靈光巋獨存。 聲名今綺皓,公論自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