檻外花低瑞露濃,夢魂驚覺暈春容。 憑君細看紅兒貌,最稱嚴妝待曉鐘。
无
其他无
〔唐朝〕 羅虬
檻外花低瑞露濃,夢魂驚覺暈春容。 憑君細看紅兒貌,最稱嚴妝待曉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帝眎民情,匪幽匪明。 慘或在腹,已如色聲。 亦無動威,亦無止力。 弗動弗止,惟民之極。 帝懷民眎,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 迺房迺杜,惟房與杜。 實爲民路,迺定天子。 迺開萬國,萬國既分。 迺釋蠹民,迺學與仕。 迺播與食,迺器與用。 迺貨與通,有作有遷。 無遷無作,士實蕩蕩。 農實董董,工實蒙蒙。 賈實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攝儀以引。 以遵以肆,其風既流。 品物載休,惟天子守。 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 乃二公之令,惟百辟穀。 乃二公之祿,二公行矣。 弗敢憂縱,是獲憂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 是獲泰已,既柔一德。 四夷是則,四夷是則,永懷不忒。
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 青春留不住,白髮自然生。 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別情。 都門五十里,馳馬逐雞聲。
虎嘯山城晚,猨鳴江樹秋。 紅林架落照,青峽送歸流。 歸流赴淮海,征帆下揚州。 族父江陽令,盛業繼前修。 文掩崔亭伯,德齊陳太丘。 時哉惜未與,千載且爲儔。 憶昔山陽會,長懷東上游。 稱觴阮林下,賦雪謝庭幽。 道濃禮自略,氣舒文轉遒。 高情薄雲漢,酣態坐芳洲。 接席復連軫,出入陪華輈。 獨善與兼濟,語默奉良籌。 歲月歡無已,風雨暗颼颼。 掌憲時持節,爲邦邈海頭。 子人惠雖樹,蒼生望且留。 微躬趨直道,神甸忝清猷。 仙臺適西步,蠻徼忽南浮。 宇內皆安樂,天涯獨遠投。 忠信徒堅仗,神明豈默詶。 觀生海漫漫,稽命天悠悠。 雲昏巴子峽,月遠吳王樓。 懷昔明不寐,悲令歲屬周。 喟無排雲翮,暫得抒離憂。 空灑霑紅淚,萬里逐行舟。
清旦歷香巖,巖徑紆復直。 花林開宿霧,遊目清霄極。 分明窗戶中,遠近山川色。 金沙童子戲,香飯諸天食。 呌呌海鴻聲,軒軒江燕翼。 寄言清靜者,閭閻徒自踣。
物茂時平日正長,翠華停馭睠方塘。 文竿乍拂圓荷動,頳尾時翻素荇香。 睿賞只應從暇豫,聖恩寧肯間沉翔。 吞舟自是貪芳餌,猶笑成湯一面張。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祇園中。 意匠經營與佛會,七寶欲動聲瓏瓏。 眉間毫光放未盡,指下已带旃檀風。 飛梭本是龍變化,挾大威德行神通。 恍若祇洹遇佛影,豈彼臺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議,細看衆巧無遺蹤。 日浮雞園赤爛爛,天入鷲嶺青叢叢。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覺已挫千魔鋒。 龍天四衆儼然侍,喜滿尺宅俱成功。 向來八風幾卷地,衆寶行樹無摧桻。 老蕭區區佛所憫,豈與十二蟯蚘同。 重雲之殿珠作帳,一朝入海奔雷公。 幸留此像不爲少,福聚萬紀兼千總。 餘休八葉終灰燼,堅固却賴三眠蟲。 似聞法猛藕絲像,當時已不隨煙東。 煌煌二寶照南北,客攝萬鬼專其雄。 龍華已耀東坡墨,驚夢不假撞洪鐘。 唯有茲圖晦幾歲,留待公句貽無窮。 畫沙累土皆見佛,而况筆墨如此工。 亦念衆生業障厚,要與機杼聊分攻。 從今俱盡未來世,買絲不繡平原容。
天下皆聞公子賢,輕裾長袖更爭妍。 青春自向東山好,下客空懷代舍遷。 生活不甘詩冷淡,年光專用酒留連。 直須萬里騎黄鵠,俯仰安能在一椽。
帝念西南重,頻年輟俊翹。 還臨二星野,催駕一封軺。 地出褒中險,梯連劍外遥。 蹲鴟蔽川沃,流馬餉軍饒。 檄去方移蜀,書成遂薦譙。 客橙薰露夕,官錦濯霞朝。 卓市醪華美,渝僮舞勢趫。 省蘭聊罷幄,亭柳重攀條。 煩使資游刃,歸懷極本朝。 前知宣布曲,即日徧歡謠。
綠綺霜前奏,妙音無不透。 凡夫入耳通,禪家爲有漏。
忙中安得此身閑,杖策西風自往還。 今日已償雲水債,籃輿带雨下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