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张先

都人未逐风云散。 愿留离宴。 不须都爱洛城春,黄花讶、归来晚。 叶落灞陵如翦。 泪沾歌扇。 无由重肯日边来,上马便、长安远。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昃旌斾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峽坼雲霾龍虎臥,江清日抱黿鼉遊。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杖藜歎世者誰子,泣血迸空迴白頭。

    杜甫 唐宋诗
  • 讀穀梁傳二首 一

    荀寅士吉射,誠乃蔽聰明。 奈何趙志父,專舉晉陽兵。 下令漢七國,借此以爲名。 吾嘉徙薪智,禍亂何由生。

    權德輿 唐宋诗
  •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青陽行已半,白日坐將徂。 越國強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饒鹽煮海,名勝水澄湖。 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圖。 瓌奇填市井,佳麗溢闉闍。 句踐遺風霸,西施舊俗姝。 船頭龍夭矯,橋脚獸睢盱。 鄉味珍蟛蚏,時鮮貴鷓鴣。 語言諸夏異,衣服一方殊。 擣練蛾眉婢,鳴榔蛙角奴。 江清敵伊洛,山翠勝荆巫。 華表雙棲鶴,聯檣幾點烏。 煙波分渡口,雲樹接城隅。 澗遠松如畫,洲平水似鋪。 綠科秧早稻,紫笋折新蘆。 暖蹋泥中藕,香尋石上蒲。 雨來萌盡達,雷後蟄全蘇。 柳眼黃絲纇,花房絳蠟珠。 林風新竹折,野燒老桑枯。 帶嚲長枝蕙,錢穿短貫榆。 暄和生野菜,卑濕長街蕪。 女浣紗相伴,兒烹鯉一呼。 山魈啼稚子,林狖挂山都。 產業論蠶蟻,孳生計鴨雛。 泉岩雪飄灑,苔壁錦漫糊。 堰限舟航路,堤通車馬途。 耶溪岸回合,禹廟徑盤紆。 洞穴何因鑿,星槎誰與刳。 石凹仙藥臼,峰峭佛香爐。 去爲投金簡,來因挈玉壺。 貴仍招客宿,健未要人扶。 聞望賢丞相,儀形美丈夫。 前驅駐旌斾,偏坐列笙竽。 刺史旟翻隼,尚書履曳鳧。 學禪超後有,觀妙造虛無。 髻裏傳僧寶,環中得道樞。 登樓詩八詠,置硯賦三都。 捧擁羅將綺,趨蹌紫與朱。 廟謨藏稷卨,兵略貯孫吳。 令下三軍整,風高四海趨。 千家得慈母,六郡事嚴姑。 重士過三哺,輕財抵一銖。 送觥歌宛轉,嘲妓笑盧胡。 佐飲時炮鼈,蠲酲數鱠鱸。 醉鄉雖咫尺,樂事亦須臾。 若不中賢聖,何由外智愚。 伊予一生志,我爾百年軀。 江上三千里,城中十二衢。 出多無伴侶,歸只對妻孥。 白首青山約,抽身去得無。

    白居易 唐宋诗
  • 奉和酬相公賓客漢南留贈八韻

    自作分憂別,今方便道過。 悲酸如我少,語笑爲君多。 淚亦因盃酒,歡非待(一作「侍」)綺羅。 路[歧](岐)傷不已,松栢性無他。 悵望商山老,慇懃漢水波。 重言塵外約(相公往年垂贈六約),難繼郢中歌。 玉管離聲發,銀[釭](缸)曙色和。 碧霄看又遠,其奈獨愁和。 (見《文苑英華》卷二四五)(按:《文苑英華》在令狐楚《將赴洛下旅次漢南獻上相公二十兄言懷八韻》後,緊接本詩,署「前人」。 中華書局影印本新編目錄訂爲李逢吉詩,是。 二詩押韻相同,詩中事跡亦皆可考,茲不贅述。 〖《全唐詩》不收此詩〗)。

    李逢吉 唐宋诗
  • 句 三

    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見《唐子西文錄》引。 )。

    無名氏 唐宋诗
  • 太上皇后閤端午帖子詞 其三

    心境俱清浄,能令五月凉。 芬香隨處有,不待沐蘭湯。

    汪應辰 唐宋诗
  • 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雲二兄集湖上

    莫辭沖雨濕春衣,要看湖山滴翠微。 絮重欲飛堤柳暗,花寒無頼海棠稀。 官忙未覺追遊少,醖美猶堪盡醉歸。 屈指薰風來幾日,綠荷簪水已依依。

    韓元吉 唐宋诗
  • 木瓜鋪短歌

    鼓樓坡前木瓜鋪,歲晚悲辛利州路。 當車礧礧石如屋,百里夷途無十步。 溪橋缺斷水齧沙,崖腹崩頺風拔樹。 虎狼妥尾擇肉食,狐狸竪毛啼日莫。 冢丘短草聲窸窣,往往精靈與人遇。 我生胡爲忽在此,正坐一饑忘百慮。 五更出門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滿袴。 妻孥八月離夔州,寄書未到今何處。 餘年有幾百憂集,日夜朱顔不如故。 即今臺省盛諸賢,細思寜是儒冠誤。

    陸游 唐宋诗
  • 壬子正月四日後圃行散四首 其一

    淡日微舒又急收,兜羅綿隔紫燈毬。 更將數點無聲雨,不濕人衣却濕頭。

    楊萬里 唐宋诗
  • 贛守張子智舍人寄詩送酒和韻謝之

    誰言天上張公子,飛下崆峒看曉晴。 爲愛東坡題八境,却同嚴助厭承明。 詩來風雨荒涼後,語带江山紫翠橫。 更遣麯生相暖熱,十年同社再尋盟。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