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王炎2

鶗鴂一声春事了,不知苦劝谁归。 花梢香露染蔷薇。 小梅酸著齿,酒榼正堪携。 鸭绿一篙新雨过,远山半出修眉。 仙翁理棹欲来时。 绕檐乌鹊喜,报与主人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李餘及第歸蜀

    從得高科名轉盛,亦言歸去滿城知。 發時誰不開筵送,到處人爭與馬騎。 劍路紅蕉明棧閣,巴村綠樹蔭神祠。 鄉中後輩遊門館,半是來求近日詩。

    朱慶餘 唐宋诗
  • 詠懷

    愁花變出白髭鬚,半世辛勤一事無。 道在或期君夢想,貧來爭奈鬼揶揄。 馬卿自愧長嬰疾,顏子誰憐不是愚。 借取秦宮臺上鏡,爲時開照漢妖狐。

    徐夤 唐宋诗
  • 荅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後之楚

    楚木紛如麻,高松自孤直。 願得苦寒枝,與君比顏色。 故鄉眇天末,羇旅滄江隅。 委質在忠信,苦心無變渝。 何繇表名義,贈君金轆轤。 何以美知才,投我懸黎珠。 遽爲千里別,南風思越絕。 愛君隨海鷗,倚櫂宿沙月。 不栖惡木上,肯蹈巴蛇穴。 一上蕭然峰,擬蹤幽人轍。 晨興獨西望,郢水期泝沿。 夜到洞庭月,秋經雲夢天。 黎生知吾道,此地不潸然。 欲寄楚人住,學拏漁子船。 奈何北風至,攪我窗中弦。 遊子動歸思,江蘺亦綿綿。 篋中封禪書,欲獻無由緣。 豈乏晨風翼,翻飛到日邊。

    皎然 唐宋诗
  • 送休師歸長沙寧覲

    吾子此歸寧,風煙是舊經。 無窮芳草色,何處故山青? 偶泊鳴蟬島,難眠好月汀。 殷勤問安外,湘岸採詩靈。

    齊己 唐宋诗
  • 題雲居上寺(並序)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吉逾 唐宋诗
  • 咸陽閒望

    樓臺舊地牛羊滿,宮殿遺址禾黍平。

    胡君防 唐宋诗
  • 門有車馬客行

    門有車馬賓,金鞍曜朱輪。 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親。 呼兒掃中堂,坐客論悲辛。 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巾。 歎我萬里遊,飄飄三十春。 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挂身。 雄劒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廓落無所合,流離湘水濱。 借問宗黨間,多爲泉下人。 生苦百戰役,死託萬鬼隣。 北風揚胡沙,埋翳周與秦。 大運且如此,蒼穹寧匪仁。 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鈞。

    李白 唐宋诗
  •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纔吐嶺。 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韋應物 唐宋诗
  • 送周元吉顯謨左司將漕湖北三首 其二

    又見周郎携小喬,武昌赤壁醉嬌饒。 蜀江雪水來三峽,吳苑風煙訪六朝。 秋月春花出肝肺,新詞麗曲入笙簫。 歸來却侍金鑾殿,好看霜毛映珥貂。

    楊萬里 唐宋诗
  • 寄題吳氏社倉

    淹劇無悰易愴神,社倉新記重關心。 前朝詔在恩淪骨,遺老書存淚滿襟。 永念君仁多善稼,肯因師死下喬林。 皇天老眼明於鏡,勉植書樓萬桂陰。

    項安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