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姜夔

向秋来、渐疏班扇,雨声时过金井。 堂虚已放新凉入,湘竹最宜敧枕。 闲记省。 又还是、斜河旧约今再整。 天风夜冷。 自织锦人归,乘槎客去,此意有谁领。 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 银波相望千顷。 柳州老矣犹儿戏,瓜果为伊三请。 云路回。 漫说道、年年野鹊曾并影。 无人与问。 但浊酒相呼,疏帘自卷,微月照清饮。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結客少年場行

    韓魏多奇節,倜儻遺聲利。 共矜然諾心,各負縱橫志。 結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綠沈明月弦,金絡浮雲轡。 吹簫入吳市,擊筑遊燕肆。 尋源博望侯,結客遠相求。 少年懷一顧,長驅背隴頭。 燄燄戈霜動,耿耿劒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雲起龍沙暗,木落鴈門秋。 輕生殉知己,非是爲身謀。

    虞世南 唐宋诗
  • 見敏中初到邠寧秋日登城樓詩詩中頗多鄉思因以寄和

    想爾到邊頭,蕭條正值秋。 二年貧御史,八月古邠州。 絲管聞雖樂,風沙見亦愁。 望鄉心若苦,不用數登樓。

    白居易 唐宋诗
  • 買地詞

    買地不惜錢,爲多芳桂叢。 所期在清涼,坐起聞香風。

    施肩吾 唐宋诗
  • 郡中對雪

    霏微著草樹,漸布與階平。 遠近如空色,飄颺無落聲。 飛鴉疑翅重,去馬覺蹄輕。 遙想故山下,樵夫應滯行。

    姚合 唐宋诗
  • 送福昌周繇少府歸寧兼謀隱

    少見古人無遠慮,如君真得古人情。 登科作尉官雖小,避世安親祿已榮。 一路水雲生隱思,幾山猿鳥認吟聲。 知君未作終焉計,要著文章待太平。

    杜荀鶴 唐宋诗
  • 謝興公上人寄山水簇子

    半幅古潺顏,看來心意閑。 何須尋鳥道,即此出人間。 巘暮疑啼狖,松深認掩關。 知君遠相惠,免我憶歸山。

    齊己 唐宋诗
  • 唵字贊(義靜三藏於西天取得此梵書「唵」字,所在之地,一切鬼神,見聞者無不驚怖。)

    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1〗京兆住持十方福應禪院講經論傳戒沙門惟果立石。 〖2〗大宋丁巳熙寧十年〖一○七七〗八月二十六日安石師刊。 )。

    唐明皇 唐宋诗
  • 四言曲池酺飲座銘

    和風習習,落景沉沉。 俯映綠水,仰睎翠林。 友朋好合,如□瑟琴。 勉矣君子,俱奉堯心。 (《翰林學士集》)(按:此詩原署「酆王友張文琮」。 張步雲《唐代逸詩輯存》收入。 )。

    張文琮 唐宋诗
  • 臨滅偈(題擬)

    彌勒真彌勒,分(《布袋和尚傳》作「化」)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布袋和尚傳》作「世」、《雞肋編》卷中作「識世」)人,時人終(《雞肋編》作「總」、《五燈會元》作「自」、《布袋和尚傳》作「俱」)不識。 (以上諸首均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五燈會元》卷二、《卍續藏》本《明州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元人曇噩作〗。 )(按:《布袋和尚傳》云此爲其滅後作,末題九字云:「不得狀吾相,此即是真。 」)。

    契此 唐宋诗
  • 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什莫匪正聲亦貢七章補爲十首學顰之誚誠所甘心 其四

    歷官從宦復何如,冒寵叨榮最有餘。 五載濫批黄紙勑,半生曾典紫泥書。 安民濟物才無取,報國酬恩志未疏。 聖主憂邊心正切,若爲端坐自安居。

    李昉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