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來簌簌山風急,山雨隨風暗原隰。 樹帶繁聲出竹聞,溪將大點穿籬入。 餉婦寥翹布領寒,牧童擁腫蓑衣溼。 此時高味共誰論,擁鼻吟詩空佇立。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偓
坐來簌簌山風急,山雨隨風暗原隰。 樹帶繁聲出竹聞,溪將大點穿籬入。 餉婦寥翹布領寒,牧童擁腫蓑衣溼。 此時高味共誰論,擁鼻吟詩空佇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新婦去年腁手足,衣不暇縫蠶廢簇。 白頭使我憂家事,還如夜裏燒殘燭。 當初爲取傍人語,豈道如今自辛苦。 在時縱嫌織絹遲,有絲不上鄰家機。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書帷。 琴匣拂開後,酒瓶添滿時。 角尊白螺醆,玉軫黃金徽。 未及彈與酌,相對已依依。 泠泠秋泉韻,貯在龍鳳池。 油油春雲心,一桮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 祗因康與籍,及我三心知。
霜滿中庭月在林,塞鴻頻過又更深。 支頤不語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寒雨蕭蕭燈焰青,燈前孤客難爲情。 兵戈鬧日別鄉國,鴻鴈過時思弟兄。 冷極睡無離枕夢,苦多吟有徹雲聲。 出門便作還家計,直至如今計未成。
君不見黃花曲裏黃,戍日蕭蕭帶寒樹。 (孫云:「以上二句疑有缺字,姑作此斷。 」)樓上篇(孫云「借作偏」)臨北斗星,門前宜(孫云「當作直,與上句偏成對文」)至西州路。 每到爪時(孫云:「爪,《集韻》:『本又作叉,或作蚤、騷。 』爪時,即早時。 」今按:「爪時」應爲「瓜時」之誤,用《左傳》典。 作早時解亦不可通)更卒來,祇對黃花□□□。 (孫云:「外句末字模糊不清。 」今按:此句疑缺末三字)樓中幾度哭明月,笛裏何人吹《落梅》? 多君莫不推才傑(孫云:「原作𭪪傑俗字」),欲奏平戎赴天闕。 轅門杯酒別交親,去去雲霄羽翼新。 知君馬上貂裘暖,須念黃花久戍人。 (以上三首均錄自孫欽善《高適集校注》)(〖1〗孫欽善云:「此詩作於任職哥舒翰幕府期間。 原集缺佚,據敦煌殘集伯三一九五補。 」)。
別酌春林啼鳥稀,雙旌背日晚風吹。 却憶回來花已盡,東郊立馬望城池。
天陸箕躔動,林簫萬籟空。 扶摇莊海北,悲眩魯門東。 貪誡詩人隧,清思賦客雄。 何因知勁草,霜陌盡飛蓬。
觀水須觀瀾,監水必監止。 清漪不受觸,風定畧無滓。 時以喻方寸,太虛融衆理。 客來如問津,須君親指似。
行樂惜分陰,或風雨有疾。 細數一年中,戶開能幾日。
催科太拙愧無功,撫字徒勞技已窮。 正直却應神誤聽,祇憑香火報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