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常见画图中。 春去只心融。 国色辉开寒日,天香熏破霜风。 平生看了,姚黄魏紫,一捻深红。 莫是神仙韩令,裁成顷刻花丛。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洛阳常见画图中。 春去只心融。 国色辉开寒日,天香熏破霜风。 平生看了,姚黄魏紫,一捻深红。 莫是神仙韩令,裁成顷刻花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謝公潛有東山意,已向朱門啓洞門。 大隱猶疑戀朝市,不如名作罷歸園。
東風日邊起,草木一時春。 自笑中華路,年年送遠人。
一園紅豔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秪應偏滴此叢多。
籬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 歲晏輸井稅,山村人暮歸。 晚田始家食,餘布成我衣。 對此能無事,勞君問是非。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料伊直擬衝霄漢,賴有青天壓着頭。 (見《冊府元龜》卷九三九、卷九五四、《舊五代史》卷六五。 )。
太元道士本神仙,移名中都學自然。 世人鍊藥迷金水,燒盡黃芽不識鉛。 西蜀水銀人競採,得火須臾變作煙。 若能得一莫執一妙法玄之又更玄。 (《正統道藏》如字號。 )(〖1〗《崇文總目》卷四道書類七著錄:「《巨勝歌》一卷。 」)。
時事方擾擾,幽賞獨悠悠。 弄泉朝涉澗,采石夜歸州。 揮翰題蒼峭,下馬歷嵌丘。 所愛唯山水,到此即淹留。
山頭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 登山臨水兩超然,刻燭千篇對夫子。 我生也是不羈人,白眼望天人共嗔。 相逢賴有知音鮑,揮麈不疑咳唾真。 子今更與竹林絕,我獨凄然守株拙。 望公聲譽騰九天,不惟去作錚錚鐵。
憂勤番作妬,險詖自爲才。 趙瑟絃初絕,秦箏曲更哀。 蛛網羅粧鑑,庭蕪暗玉階。 聽雞雖自誤,辭輦却成非。 猶謝昭陽月,時來照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