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旧家燕子,又飞来、清明池阁。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双双旧家燕子,又飞来、清明池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後輩傳佳句,高流愛美名。 青春事賀監,黃卷問張生。 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馬行。 此回將詣闕,幾日諫書成。
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 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隨。 石倚風前樹,蓮栽月下池。 遙知安置處,預想發榮時。 領郡來何遠,還鄉去已遲。 莫言千里別,歲晚有心期。
行若獨輪車,常畏大道覆。 止若員底器,常恐他物觸。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離俗。
漢掖通沙塞,邊兵護草腓。 將行司馬令,助以鐵冠威。 白露鷹初下,黃塵騎欲飛。 明年春酒熟,留酌二星歸。
舞停歌罷來中坐。 (見同書卷十《迎春樂》注引《灼灼歌》)(按:《片玉集注》引《麗情集》中詩,或稱篇名,或稱作者,或並引之,頗不一致,可參本書卷十八元稹《崔徽歌》條按語及拙輯《蘇舜欽詩文續拾》《愛愛歌》附按。 就《灼灼歌》三句出處不同稱引考察,可知「崔班」即爲崔珏之誤。 《才調集》卷三錄韋莊《傷灼灼》詩,可證崔珏與灼灼恰爲同時之人,有作詩之可能。 灼灼故事,詳《綠窗新話》卷上引《麗情集》。 又按:《全唐詩》卷五九一收崔珏《門前柳》,首句缺一字。 《文苑英華》卷三三七、《全蜀藝文志》卷十八收此詩皆不缺,前者作「先」,後者作「早」。 詩不重錄。 )。
瓦屋三間寬有餘,可憐小陸不同居。 易求蘇子六國印,難覓河橋一字書。
萬畦霜稻卧黄雲,小徑縈紆接寺門。 不見高人空像設,更無衲子辯風幡。 樓觀遠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 他日重来瞻近影,一憑香火薦蘋蘩。
吾道從來自不孤,果蒙好語慰榛蕪。 孜孜相勉惟名節,官職何須校有無。
住此菴,不曾焚爇有爲香。 終日示君君不見,更無餘事可思量。
晨起東園去,消磨夏日長。 隨鋤泉眼出,上爪藥苗香。 琴挂山齋壁,龜搘道室床。 始知彭澤令,真足傲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