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入山門,仙家鳥徑分。 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羣。 石面迸出水,松頭穿破雲。 道人星月下,相次禮茅君。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荀鶴
步步入山門,仙家鳥徑分。 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羣。 石面迸出水,松頭穿破雲。 道人星月下,相次禮茅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 與君結髮未五載,豈期牛女爲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當時美人猶怨悔。 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爲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 爲君盛容飾,君看金翠無顏色。 行路難,難重陳。 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難於山,險於水。 不獨人間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衣冠零落久,今日事堪傷。 廚起青烟薄,門開白日長。 殘梅欹古道,名石臥頹牆。 山色依然好,興衰未可量。
暫到高唐曉又還,丁香結夢水潺潺。 不知雲雨歸何處,歷歷空留十二山。
露益蟬聲長,蕙蘭垂紫帶。 清吟代明月,孤雲忽爲蓋。 伊余石林人,本是燒畬輩。 頻接謝公棊,輸多未曾賽。
崆峒山叟到江東,荷杖來尋支遁蹤。 馬蹟幾經青草沒,仙壇依舊白雲封。 一聲清磬海邊月,十里香風澗底松。 何代沃洲今夜興,倚杖來聽赤城鐘。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十據《輿地紀勝》卷四,錄此詩之後四句,作者作魏證。 陳耀東《全唐詩拾遺》據同治《嵊縣志》卷二四收本詩。 魏徵平生未至越中,友人趙昌平謂此詩格律非唐初所有,因疑非徵作。 因出處較早,姑仍錄存。 又按:《會稽掇英總集》,宋孔延之熙寧五年編。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八六該集提要云:「延之以會稽山水人物,著美前世,而紀錄賦詠,多所散佚。 因博加搜採,旁及碑版石刻,自漢迄宋,凡得銘志歌詩等八百五篇,輯爲二十卷。 」今自該集輯出唐人佚詩達百首之多。 )。
閏章餘曆氣先回,臘尾新陽已暗催。 三改使符驚歲往,六傾賓酒駕春來。 枝頭翦綵仙葩折,勝裏宜年寶字開。 更聽美人金縷曲,從茲爭合捨尊罍。
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 殺人紛紛翦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 大書黄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 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 今年楊江起河北,戰陣規繩視前作。 嗷嗷赤子陰有言,又願官家早招却。 我聞官職要與賢,輒啗此曹無乃錯。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誘潛兇嗣爲虐。 不如下詔省科繇,彼自歸來守條約。 小臣無路捫高天,安得狂詞裨廟略。
漚澄巨浸無蹤跡,月轉層巒顯大功。 剎海毫芒無欠剩,空山和月撼松風。
昔我雲溪居,送子雲溪濆。 重來問何如,笑指溪上雲。 一別四周星,坐此世故紛。 衰顔兩非昔,華髮粲可耘。 我纏風樹悲,終日無一欣。 子乃菽水憂,尚此奔走勤。 對牀語未終,懸知便離分。 霜風吹客袂,別意如絲棼。 子歸葛陂上,去路接鄉枌。 歸夢尚隨子,何當歎離羣。
兩山如峨眉,一水若車輞。 吾昔廬其間,百里臨莽蒼。 少年手藝木,條幹日夜長。 咿啞駕獨轅,迢遞摇兩槳。 平生會心地,今乃寄夢想。 何時喚鄰翁,烟水行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