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同此臥林丘,榾柮爐前擁布裘。 何事却騎羸馬去,白雲紅樹不相留。
无
其他无
〔唐朝〕 韋莊
本期同此臥林丘,榾柮爐前擁布裘。 何事却騎羸馬去,白雲紅樹不相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館長寂寂,閑雲朝夕來。 空庭復何有,落日照青苔。
蒼崖抱寒泉,淪照洞金碧。 潛鱗孕明晦,山靈閟幽賾。 前峯何其詭,萬變窮日夕。 松老風易悲,山秋雲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霧隔。 美質簡瓊瑤,英聲鏗金石。 煩君竟相問,問我此何適。 我因贊時理,書寄西飛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澤。 大國本多士,荆岑無遺璧。 高網彌八紘,皇圖明四闢。 羣材既兼暢,顧我在草澤。 貴無身外名,賤有區中役。 忽忽百齡內,殷殷千慮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復爲客。 舊國不得歸,風塵滿阡陌。
使君五馬且蜘躕,馬上能聽絕句無。 每過桑間試留意,何妨後代有羅敷。
百姓富,軍食足,百姓足,軍民歡。 爭那生靈饑且寒,吾王有術應不難。 但令一斗徵一斗,自然百姓富於官。
玉座新規盛,金章舊制非。 列城初執禮,清廟重垂衣。 不覩千箱詠,翻愁五稼微。 祇將蘋藻潔,寧在餼牢肥。 徙市行應謬,焚巫事亦違,至誠期必感,昭報意猶希。 海日明朱檻,谿煙濕畫旗。 迴瞻郡城路,未欲背山歸。 (《會稽掇英總集》卷八)(〖1〗《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二《集古錄跋尾》卷九《唐薛苹唱和詩》〖大和中〗云:「右薛苹唱和詩,其間馮宿、馮定、李紳皆唐顯人,靈澈以詩名後世,皆人所想見者,然詩皆不及苹,豈唱者得於自然,和者牽於強作耶!」〖2〗《寶刻叢編》卷十三引歐陽棐《集古錄目》云:「《唐禹廟詩》,唐浙東觀察使越州刺史薛苹詩,不著書人名氏。 苹初至鎮,易禹廟金紫服以冠冕,後因祈雨,作此詩,其和者鹽鐵轉運崔述等凡十七首。 」按:岑仲勉先生《貞石證史·薛苹唱和詩即禹廟詩》對此詩考證甚詳,可參看。 惟訂歐陽修云「大和中」刻石爲誤,實未察《集古錄跋尾》著錄年歲,爲刻石時間而非寫作時間,爲小疵耳。 )。
木官(辛本、川本作「宮」)旺,必定有雄兵。 金火不宜臨世應,兩家流血定交爭,火鬼劫吾營(辛本、川本作「軍」)。
日暮遠天青,霜風入後庭。 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銀臺路入複門賒,四載重來鬢愈華。 況自秋毫皆帝力,何言舊物是吾家。 宮盤浩氣浮襟爽,省樹珍陰疊殿斜。 書枕夢殘聞吏報,日痕還復度磚花。
雲雪商量天四垂,花應剪水未容飛。 旗亭有客已豪飲,江上無人空釣磯。
道遠晨炊米,風和晝減衣。 花殘孔官廟,苔滿葛仙磯。 剩欲尋僧話,先判秉炬歸。 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