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杨氏女杀狗劝夫・上小楼

〔元朝〕 萧德祥

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使不着你癞骨顽皮,逞的精神,说的强词,公厅上捱杖子,胡攀乱指。 (云)到这里只有个法子,(唱)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盩厔客舍

    寥寂荒壘下,客舍雨微微。 門見苔生滿,心慙吏到稀。 籬花看未發,海燕欲先歸。 無限堪惆悵,誰家復搗衣。

    耿湋 唐宋诗
  • 雨中招張司業宿

    過夏衣香潤,迎秋簟色鮮。 斜支花石枕,臥詠蘂珠篇。 泥濘非遊日,陰沈好睡天。 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

    白居易 唐宋诗
  •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羣

    翠巖千尺倚溪斜,曾得嚴光作釣家。 越嶂遠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 明時刀尺君須用,幽處田園我有涯。 一壑風烟陽羨里,解龜休去路非賒。

    杜牧 唐宋诗
  • 白金小還丹歌 一

    法藥變化,無非水精。 六芝潤色,黃芽自生。 陽光不起,陰流無聲。 道方秘易,學者難成。

    羅公遠 唐宋诗
  • 十二時行孝文 十

    人定亥,父母年高須[保](報)愛。 但能行孝向尊親,總得揚名於後世。

    白居易 唐宋诗
  • 李德裕相公貶崖州三首 三

    閑(《塵史》作「田」、《苕》作「開」)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 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塵史》作「怊」)悵欲怨誰? (見《四部叢刊》影印那波道圓本《白氏文集》卷二十,以《塵史》卷中、《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參校。 )(〖1〗蘇轍《欒城後集》卷規模十一《書白樂天集後二首》云:「會昌之初,李文饒用事,樂天適已七十,不一二年而沒。 嗟夫,文饒尚不能置一樂天於分司中耶? 然樂天每閑冷衰病,發於詠歎,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其終者自解,余亦鄙之。 至其《聞文饒謫朱崖三絕句》,刻核尤甚,樂天雖陋,蓋不至此也。 且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之竄,在會昌末年,此決非樂天之詩。 豈樂天廿徒淺陋不學者陋益之邪?樂天之賢,當爲辨之。 」〖2〗王得臣《塵史》卷中云:「令狐先生曰:『唐白傅以丞相李德裕貶崖州爲三絕句,便不負世人訾毀。 』予以爲詩三百皆出聖賢發憤而爲,又何傷哉。 後嘗語於客,會安陸令李楚老翹叟在坐上,曰:『非白公之詩也。 白公卒於李貶之前。 』予因按《唐史》,會昌六年白公卒,是歲宣宗即位,明年改元大中,又明年李貶,蓋當時疾李者托名爲之附於集。 詩曰〖略〗。 予觀其詞意鄙淺,白爲雜律詩譏世人,故人得以輕效之。 」〖3〗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云:「余以《元和錄》考之,居易年長於德裕,視德裕爲晚進。 方德裕任浙西觀察使,居易爲蘇州刺史,德裕以使職自居,不少假借,居易不得以卑禮見,及其貶也,故爲詩云〖略〗。 然《醉吟先生傳》及《實錄》皆謂居易會昌六年卒,而德裕貶於大中二年,或謂此詩爲僞。 余又以《新唐書》二人本傳考之,會昌初,白居易以刑部侍郎致仕,六年卒。 李德裕大中二年貶崖州司戶參軍。 會昌盡六年,距大中二年,正隔三年則此三詩非樂天所作明甚。 但蘇子由以謂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竄於會昌之末,偶一時所記之誤耳。 」按:今參諸家之說,收三詩爲無名氏作。 )。

    無名氏 唐宋诗
  • 傍紐詩 三

    雲生遮麗月,波動亂遊魚。 涼風便入體,寒氣漸鑽膚。

    無名氏 唐宋诗
  • 送楊山人歸嵩山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挂在東溪松。 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李白 唐宋诗
  • 和安汝功採紫竹杖篇

    赤籐表珍奇,桃竹寄吟玩。 高情在丘壑,微物懷深睠。 徵工匝遠林,彌山選一幹。 雲根傍崖蹙,椹色涵霜變。 匪憑精刃揮,根柢難立斷。 慇懃爲摩撫,燁燁光浮爛。 觸石聲含鍾,撢波影摇電。 矧余疲曳姿,假力斯過半。 皇皇駟馬威,秦趙昔臨按。 胡爲步槃跚,猥逐漁樵伴。 千金一顧重,朽質增華煥。 不經提携手,棄擲亦何算。 夙懷用捨情,感茲發長歎。

    劉子翬 唐宋诗
  • 眉州燕游雜詠十首 芳菲亭

    清陰夏可玩,秀色春可餐。 桃李事且置,四時各有觀。

    晁公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