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便宜行事虎头牌・收江南

〔元朝〕 李直夫

呀,这的是便宜行事的那虎头牌!(老千户云)元来是军令上该打我来。 (正末唱)打的你哭啼啼,湿肉伴干柴,也是你老官人合受血光灾。 休道是做侄儿的忒歹,早忘了你和俺爷爷奶奶是一胞胎。 (云)茶茶,快与我杀羊荡酒来,与叔叔暖痛者!(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府酒五絕 變法

    自慚到府來周歲,惠愛威稜一事無。 唯是改張官酒法,漸從濁水作醍醐。

    白居易 唐宋诗
  • 泊松江渡

    漠漠故宮地,月涼風露幽。 雞鳴荒戍曉,鴈過古城秋。 楊柳北歸路,蒹葭南渡舟。 去鄉今已遠,更上望京樓。

    許渾 唐宋诗
  • 春雲

    陰去爲膏澤,晴來媚曉空。 無心亦無滯,舒卷在東風。

    李中 唐宋诗
  • 寄華陰司空侍郎

    劒[佩]已深扃,茅爲嶽面亭。 詩猶少綺美,畫肯愛丹青。 換筆修僧史,焚香閱道經。 相邀來未得,但想鶴儀形。

    尚顏 唐宋诗
  • 敦煌廿詠(並序) [附]題隱士詠[三七]

    青溪逐水薫漁樵,策杖褰衣屢驀橋。 鳥坐春池雙影近,人呼幽谷兩聲遥。 祥煙五色飛仙電,瑞草千藂(叢)間藥苗。 河畔曲肱而取飲,嫌煩且棄樹中瓢。 ([一]以上詩凡六寫本,其原編號及校次如下:原卷〖伯二七四八〗、甲卷〖伯三九二九〗、乙卷〖伯二九八三〗、丙卷〖伯三八七○〗。 卷末多《題隱士詠》一首,幷有「咸通十二年十一月廿日學生劉文端寫記」一行。 丁卷〖斯六一六七〗、戊卷〖伯二六九○〗僅存第一首,不校。 甲卷題作「敦煌古蹟廿詠」,乙卷「廿詠」作「二十詠」。 [二]「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三]原卷無「向」字,依乙、丙、丁三卷補。 [四]「二」,甲卷作「三」。 [五]「短」下原卷有「見」字,依乙、丙、丁三卷刪。 [六]乙、丙、丁二卷無「矣」字。 [七]「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八]原卷殘缺處,元用甲、乙、丙、丁四卷補之。 凡校補字,均括以[],如[也自鳴]和以下括弧內均是。 [九]「鼓」,甲、乙兩卷作「轂」。 [一○]「尋」,甲卷作「看」。 [一一]詩題丁卷作「靈巖莫高窟詠」。 [一二]「剎」,原卷作「日」,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三]「指」,甲卷作「至」。 [一四]「甦」字原闕,據甲、乙兩卷補。 丙、丁卷「甦」作「蘇」。 [一五]「走」原作「奏」,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六]「迴」,乙卷作「還」。 [一七]「色」,甲卷作「素」。 [一八]「含」,丁卷作「合」。 [一九]「塞」原作「賽」,依丙、丁卷改。 [二○]詩題丙、丁兩卷標作「瑟瑟監詠」。 [二一]此句甲卷作「爲懸寶蓋髪」。 [二二]甲卷有三處異文:第一句「昔時」作「昔日」,第二句「遺廟」作「唯廟」,第六句「墳傍」作「其傍」。 [二三]「臺」,甲卷作「樓」。 [二四]「坐」原作「作」,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五]「轉」,甲、丙兩卷作「盡」。 )([二六]甲卷有兩處異文,第二句「與此」作「以此」,第三句「一州」作「州縣」。 [二七]「三」原作「一」,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八]「春渌苔生」四字原缺,依甲、丙、丁三卷補。 [二九]「嫩」原作「嬾」,依丁卷改。 [三○]「新」原作「連」,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一]「弄」,甲、丙、丁三卷作「散」。 [三二]「王」原作「往」,依丙、丁兩卷改。 [三三]「鴻」,丙、丁兩卷作「虹」。 [三四]「徑」,丙、丁兩卷作「堠」。 [三五]「生」原作「空」,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六]「量」原作「兩」,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七]《題隱士詠》原載丙卷末,兹亦移錄附於後。 )。

    敦煌人作品[一] 唐宋诗
  • 玄珠歌 十七

    逍遙常飲月魂津,灌溉靈根道德新。 留寶去塵光不散,玄珠照耀五通身。

    張果 唐宋诗
  • 挽仁宗皇帝詞 其二

    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 壽原三聖接,神駕萬靈馳。 怨入笳簫曲,威陳劍舄儀。 空留人馬迹,不復到瑶池。

    胡宿 唐宋诗
  • 二十一日風甚明日梅花無在者獨紅萼留枝間甚可愛也

    昨日梅花猶可攀,今朝殘萼便斕班。 群仙已御東風去,總脫絳袂留林間。

    陳與義 唐宋诗
  • 感昔二首 其二

    八陣原頭縱獵歸,割鮮藉草酒淋漓。 誰知此夕西窗裏,一盞青燈獨詠詩。

    陸游 唐宋诗
  • 晴甫一日復大風雨連日不止遣懷

    書劍當年隘九州,白頭歸卧一窗幽。 染成草色春猶淺,老盡梅花雨未休。 得句已無前輩賞,開編時與古人遊。 山房小甕今朝熟,不恨尊前自獻酬。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