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韋譙公挽歌二首 一

〔唐朝〕 張說

五瑞分王國,雙珠映后家。 文飛書上鳳,武結笥中蛇。 出豫榮前馬,迴鸞喪後車。 衮衣將錫命,泉路有光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楊柳枝 二

    一樹衰殘委泥土,雙枝榮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後,柳宿光中添兩星。

    白居易 唐宋诗
  • 連州吟 二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難任。 唯憑方寸靈,獨夜萬里尋。 方尋魂飄颻,南夢山嶇嶔。 髣髴驚魍魎,悉窣聞楓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無所侵。 賢人多安排,俗士多虛欽。 孤懷吐明月,衆毀鑠黃金。 願君保玄曜,壯志無自沉。

    孟郊 唐宋诗
  • 東湖贈僧子蘭

    名利了無時,何人暫訪師。 道情閑外見,心地語來知。 竹落穿窗葉,松寒蔭井枝。 匡山許同社,願卜挂帆期。

    張喬 唐宋诗
  • 草檄荅南蠻有詠

    辭天出塞陣雲空,霧捲霞開萬里通。 親受虎符安宇宙,誓將龍劍定英雄。 殘霜敢冒高懸日,秋葉爭禁大段風。 爲報南蠻須屏跡,不同蜀將武侯功。

    胡曾 唐宋诗
  • 送喬安邑備

    書閣移年歲,文明難復辭。 歡言冬雪滿,恨別夏雲滋。 外尹方爲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驂馭往,童子狎雛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東觀期。 遙懷秀才令,京洛見新詩。

    張說 唐宋诗
  • 真妄偈

    窮(《景德傳燈錄》作「推」)真真無相,窮妄妄無形。 返觀推窮心,知心亦假名。 會道既(《景德傳燈錄》作「亦」)如此,到頭亦只寧。

    本淨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三

    浮弦多是風頭痛,積聚體疼胸膈噎。 緊實號爲寒熱證,澁瀉煩燥小便澁。 芤脈蓋因陽耗散,鼻衂無時精炁竭。 脈沉兼优是重陰,氣刺胸膨癥塊結。 風寒相傳脈浮遲,外受寒邪內風熱。 肺受風寒痰欬嗽,左手見之心戰佚。 弱而兼濡是陽虛,汗出憎寒炁羸劣。 風濕風溫及濕溫,脈候交差要分別。 汗無重汗耳無知,妄語無瘖各部委是暍。 洪數脈來陽氣盛,目赤舌乾唇破裂。 浮而兼緊腎之虛,溫助寒邪益精血。 陽絕尺中脈細微,針灸勿令精炁絕。 促結代脈是脾虛,若見之時難救得,女人尺中須要盛,浮細沉遲是虛證。 忽然胗得寸中盈,六部無邪身有孕。 童女童男何以別?須看天真無損缺。 大凡童子脈來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男子婦人精血衰,假饒覆溢脈無回。 一呼四至爲平脈,一呼一至死相催。 傷寒舌黑洗不紅,藥洗分明定吉凶。 汗若脈和無惡候,脈如躁疾命將殂。 中風目閉口開者,喉中拽鋸炁不敷。 脈若洪弦由可救,浮大多應命不甦。 男女五勞洪數脈,定知不久炁長吁。 大抵七表八裏脈,相連九道作程途。 表裏脈分輕重病,九怪傳來病不舒。 胗脈要分輕與少,始知生死可枝梧。 浮洪短促爲陽弱,沉細兼長陰有餘。 如此分張輕重斷,豈同俗眼一凡夫。 六部鬼賊是如何,造化陰陽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脈,肺金猶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惡木侵,四時寄旺本無形。 甲乙最嫌金炁重,腎中脈緩水無盈。 一位克重當須斷,二位克重却分輕。 三位克時難救療,縱然暫醒必歸冥。 水火相臨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 水土二宮俱要靜,一宮有克少安寧。 高士要知刑克賊,孰能考究記心經。 春怕庚辛秋惡候,夏嫌水氣火相刑。 刑剋只分輕與重,自然切脈甚精明。 左手胗得重病脈,右手脈候却調勻。 只斷脈中須應病,故知命脈得和平。 假此一例餘倣此,醫門學者要勞心。 (以上三首均見《宛委別藏》影寫本杜光庭《廣成先生玉函經》。 )。

    杜光庭 唐宋诗
  • 還金歌

    仙人拍手雪成團,黃花欲入紫河難。 子母一時流作水,變化還同九轉丹。 (《正統道藏》本陶埴《還金述》引)。

    陶埴 唐宋诗
  • 步虛詞五首 其一

    氣爲還元正,心由抱一靈。 凝神歸罔象,飛步入青冥。 整服乘三素,旋綱躡九星。 瓊章開後學,稽首奉真經。

    徐鉉 唐宋诗
  • 寄山中高逸人

    烟霞多放曠,吟嘯是尋常。 猿共摘山果,僧鄰住石房。 躡雲雙屐冷,採藥一身香。 我憶相逢夜,松潭月色凉。

    孟貫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