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无
其他无
〔唐朝〕 和凝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秦國功成思稅駕,晉臣名遂歎危機。 無因上蔡牽黃犬,願作丹徒一布衣。
漢使徵兵詔未休,兩行旌斾接揚州。 試上高樓望春色,一年風景盡堪愁。
空。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僞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見《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注。 日本《續藏經》本宋釋子昇、如祐輯《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稱此詩爲「唐太宗《題白馬寺》」。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以此詩歸無名氏,云「其聲調不類,要是後人妄託。 」然此詩徵引甚早。 《翻譯名義集》亦非僞妄之書。 同卷錄義淨三藏詩,亦初唐時人。 恐館臣之意不在聲類,而在此詩有玷太宗之盛德耳。 義淨詩亦誤錄。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已斥其妄。 初唐七律傳世甚少。 故重錄之。 )。
杜侯實才子,盛名不可及。 祗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 是君同時者,已有尚書郎。 憐君獨未遇,淹泊在他鄉。 我從京師來,到此喜相見。 共論窮途事,不覺淚滿面。 憶昨癸未歲,吾兄自江東。 得君江湖詩,骨氣凌謝公。 熊生尉淇上,開館常待客。 喜我二人來,歡笑朝復夕。 縣樓壓春岸,戴勝鳴花枝。 吾徒在舟中,縱酒兼彈棊。 三月猶未還,寒愁滿春草。 賴蒙瑤華贈,諷詠慰懷抱。
讀書學經綸,及壯吾已晚。 譬如抱宿舂,求適萬里遠。 留君商畧此,歸袖不可挽。 流光莫控摶,力學副深懇。
竹間幽徑喜相通,花下清陰苦未濃。 說與園丁勤灌溉,我歸要此養疏慵。
父子扶攜返故鄉,欣然擊壤詠陶唐。 墓前自誓寜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 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剶桑。 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
驪山六十二高樓,突兀華清最上頭。 玉羽川長湘浦暗,三郎無事更神遊。
採香徑裏木蘭舟,嚼蕊吹芳爛熳遊。 落日青山都好在,桑間蕎麥滿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