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吞六國更何求,童女童男問十洲。 滄海不回應悵望,始知徐福解風流。
无
其他无
〔唐朝〕 熊皦
平吞六國更何求,童女童男問十洲。 滄海不回應悵望,始知徐福解風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垂朱領孫子,從宴在池塘。 獻壽回龜顧,和羹躍鯉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涼。 餘橘期相及,門生有陸郎。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 老僧[披](被)百納,童子學三歸。 寶剎臨香地,星宮隱翠微。 誰憐漂泊者,於此遂忘機。 (亦見《安陽縣金石錄》。 )(按此詩與徐源詩刻一石,詩下原題「東海徐淮字黃河」七字。 〖1〗徐淮,原作「徐涵」,從《文物》一九八六年第三期靈泉寺石刻拓片改。 四詩亦據改數字。 )。
一句超然,良馬影鞭。 道出語默,理合方圓。 運斤之妙,賓主可憐。 斲輪之伎,父子不傳。 莫將爻象兮相求龜殻,纔落是非兮底事驢年。
欲識菴中不死人,幾迴昏暗又天明。 明暗不來渠不動,周天匝地等空平。
悟人寂寂心寥廓,迷者忙忙到處錯。 普觀迷悟實無因,祇這如來大圓覺。
淡烟孤榜繫村橋,疊疊沙痕印落潮。 最是一年秋好處,踏泥沽酒不辭遥。
城下看山不見山,東風吹我過前灘。 橫陳廬阜滄波上,十二雲鬟得細看。
史君簾閣對脩筠,起看名園雨後春。 便賦新詩留野客,更傾芳酒酹花神。 未酬管樂平生志,且作羲黄向上人。 祇恐功名相迫逐,不容老子卧漳濱。
見猶離見非真見,還盡八還無可還。 木落霜天山骨露,不知誰識老瞿曇。
石泉宵泠泠,清響雜寒吹。 恍驚山雨來,醒我一覺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