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十日和張少監

〔唐朝〕 徐鉉

重陽高會古平臺,吟徧秋光始下來。 黃菊後期香未減,新詩捧得眼還開。 每因佳節知身老,却憶前歡似夢迴。 且喜清時屢行樂,是非名利盡悠哉。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晨裝行

    村店月西出,山林鵯鵊聲。 旅燈徹夜席,束囊事晨征。 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 豈無偃息心,所務前有程。

    歐陽詹 唐宋诗
  • 憑李忠州寄書樂天

    萬里寄書將出峽,却憑巫峽寄江州。 傷心最是江頭月,莫把書將上庾樓。

    元稹 唐宋诗
  • 桃文稱辟惡,桑質表初生。 宛轉雕鞬際,依稀半月明。 遙彎落雁影,虛引怯猿聲。 徒切烏號思,攀龍遂不成。

    李嶠 唐宋诗
  • 贈別江客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過。 露細蒹葭廣,潮迴島嶼多。 汀洲延夕照,楓葉墜寒波。 應使同漁者,生涯許釣歌。

    馬戴 唐宋诗
  • 殘秋送友

    早爲千里別,況復是秋殘。 木葉怨先老,江雲愁暮寒。 交情如水淡,離酒泛杯寬。 料想還家後,休吟行路難。

    方干 唐宋诗
  • 漁父 三

    霅溪灣裏釣魚翁,舴艋爲家西復東。 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歎窮。

    張志和 唐宋诗
  • 魏徵葬日登凌煙閣賦七言詩(題擬)

    勁篠逢霜摧美質,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當掩泣雲臺上,空對餘形無復人。 (唐王方慶纂《魏鄭公諫錄》卷五)(〖1〗《魏鄭公諫錄》云:「公葬日,勑京官文武九品以上及計吏幷送至開遠門外。 太宗幸苑西樓望哭盡哀,令晉王宣勑祭之。 太宗因望遠作詩曰〖詩略〗。 御撰碑文及挽歌詞,仍親爲書。 太宗思之不已,遂登凌煙閣觀其畫,又賦七言詩送靈座焉。 其辭曰〖詩略〗。 」今按:所引二詩,前一首已收《全唐詩》卷一,所據當爲《初學記》卷十四。 後一首失收。 )。

    太宗皇帝李世民 唐宋诗
  • 伏蒙僕射相公許崇龜攀和杜鵑花詩勒諸巖石伏以崇龜本乏成章矧恐絕唱徒荷發揚之賜終流唐突之愛將厠庭覲光叨榮被謹次前韻兼寄呈桂州僕射

    碧幢紅苑合洪鈞,桂樹林前信有春。 莫戀花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魚人。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每一冊《唐張濬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按:張、劉二人詩刻摩崖在龍隱洞,高一尺五寸,寬二尺四寸,真書徑八分。 劉詩下署銜曰:「前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崇龜上。 」末題記一行云:「乾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 」劉詩已收入《全唐詩》卷七一五,題僅作《寄桂帥》,有五字誤,今重錄之。 )。

    劉崇龜 唐宋诗
  • 和鍾大監汎舟同游見示

    潮溝橫趣北山阿,一月三游未是多。 老去交親難暫舍,閒中滋味更無過。 谿橋樹映行人渡,村徑風飄牧豎歌。 孤櫂亂流偏有興,滿川晴日弄微波。

    徐鉉 唐宋诗
  • 西都官屬咸備尹政得以仰成暇日池圃便同塵外因書所見以志一時之幸仍以東園吏隠命篇云

    誰謂留都劇,翻同小隠年。 沐頭休吏日,閉閣讀書天。 竹町能依沼,山樓解納煙。 癭牀閒擁腫,茅棟自連蜷。 岸闊沙留鳥,波平樹繫船。 雨荷朝橐重,霜果佛脣鮮。 玉甃浮杯地,冰涵給釀泉。 處陰靈蔡老,背塢晚䴥眠。 弈思纔知路,琴歡肯要弦。 扇聲方樾外,屐齒野橋邊。 宮鑰雖尸寵,巖廊合避賢。 有恩淪骨髓,無術效埃涓。 圭祀田供粟,公餐月費錢。 不知瓜代滿,癡尹戀山川。

    宋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