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元宗命詠苑中白野鵲

〔唐朝〕 王感化

碧岩深洞恣遊遨,天與蘆花作羽毛。 要識此來棲宿處,上林瓊樹一枝高。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絕句

    江邊踏青罷,迴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杜甫 唐宋诗
  • 酬令狐相公首夏閑居書懷見寄

    蕙草芳未歇,綠槐陰已成。 金罍唯獨酌,瑤瑟有離聲。 翔泳各殊勢,篇章空寄情。 應憐三十載,未變使君名。

    劉禹錫 唐宋诗
  •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爲黃心樹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無脊花如蓮香色豔膩皆同獨房蘂有異四月初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谿生者穠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寫惜其遐僻因題三絕句云 二

    紅似燕支膩如粉,傷心好物不須臾。 山中風起無時節,明日重來得在無。

    白居易 唐宋诗
  • 當塗界寄裴宣州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 章綬胡爲者,形骸非自然。 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 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 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 日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 念行秪意默,懷遠豈言宣。 委曲風波事,難爲尺素傳。

    張九齡 唐宋诗
  • 獻中書潘舍人

    運叶半千數,天鍾許國臣。 鵬霄開羽翼,鳳闕演絲綸。 顧問當清夜,從容向紫宸。 立言成雅誥,正意敘彝倫。 樸素偕前哲,馨香越搢紳。 褒辭光萬代,優旨重千鈞。 公退誰堪接,清閑道是鄰。 世間身屬幻,物外意通津。 弔往兼春夢,文高賦復新。 琴彈三峽水,屏畫十洲春。 庭冷鋪苔色,池寒浸月輪。 竹風來枕簟,藥氣上衣巾。 茶譜傳溪叟,棊經受羽人。 清虛雖得趣,獻替不妨陳。 杞梓呈才後,神仙入侍頻。 孤寒皆有賴,中外亦同忻。 有士曾多難,無門得望塵。 忙忙罹險阻,往往耗精神。 尋果巢枝願,終全負米身。 [遭]逢敦孝治,蹇塞值通津。 最慶清朝祿,還霑白髮親。 甘柔心既遂,虛薄報何因。 遠宦聯綿歷,卑棲夙夜勤。 良時空愛惜,末路每悲辛。 骨立駒猶病,顏凋女尚貧。 而今諧顧遇,尺蠖願求伸。

    李中 唐宋诗
  • 日華川上動

    曙霞攢旭日,浮景弄晴川。 晃曜層潭上,悠揚極浦前。 岸高時擁媚,波遠漸澄鮮。 萍實空隨浪,珠胎不照淵。 早暄依曲渚,微動觸輕漣。 孰假咸池望,幽情得古篇。

    石殷士 唐宋诗
  • 望月

    天漢涼秋夜,澄澄一鏡明。 山空猨屢嘯,林靜鵲頻驚。

    劉雲 唐宋诗
  • 遊仙二十四首 十八

    骨鍊體彌清,鑒明塵已絕。 恬夷宇宙泰,煥朗天光徹。 羽服參煙霄,童顏皎冰雪。 隱符千魔駭,鳴玉萬帝悅。 遂使區宇中,祅氣永淪滅。

    吳筠 唐宋诗
  • 其二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萬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變海,萱草獨凌霜。 華潔凝秋色,葳蕤燦晚芳。 山靈驅毒蛀,神女靚明粧。 剝落千花後,舒遲百歲康。 如何齡九五,霞佩陟雲房。 語罷成追暮,羣然淚雨茫。 (原按:《誌銘》:總章己巳,閩廣之交,獠蠻嘯聚。 高宗命陳政公出撫之。 至界,以兵少請援,朝命二兄敏、敷領兵南下。 )(太母魏氏見三子之閩,乃與俱往。 至浙之江山縣,敏、敷病疽。 至浦城,孫子亦疽。 魏母提兵至鎮,政得進屯雲霄營。 政卒,孫元光將軍,代領其衆,奉建州治。 垂拱四年,魏氏卒,將軍以支孫承重,付州事于許天正,葬祖母于半徑山,結廬守制。 漳人稱半徑將軍。 故有《廬居語父老》之作。 )。

    陳元光 唐宋诗
  • 次韵樓仲輝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歸三絕句 其三

    歸路行吟慘夕風,愁煩聊遣酒兵攻。 也知念國髭鬚白,不忘朝廷醉眼中。

    范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