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青雲驛

〔唐朝〕 蔣吉

馬轉櫟林山鳥飛,商溪流水背殘暉。 行人幾在青雲路,底事風塵猶滿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親兼謁趙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幷戲簡前歷陽李明府

    曉月朣朦映水關,水邊因到歷陽山。 千艘財貨朱橋下,一曲閭閻青荻間。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伴庾公閑。 歡餘若問南行計,知念天涯負米還。

    盧綸 唐宋诗
  • 春日題韋曲野老村舍二首 一

    遶屋遍桑麻,村南第一家。 林繁樹勢直,溪轉水紋斜。 竹院晝看筍,藥欄春賣花。 故園歸未得,到此是天涯。

    許渾 唐宋诗
  • 藍田山莊

    宦遊非吏隱,心事好幽偏。 考室先依地,爲農且用天。 輞川朝伐木,藍水暮澆田。 獨與秦山老,相歡春酒前。

    宋之問 唐宋诗
  • 哭彭先生

    谷口溪聲客自傷,那堪嗚咽弔殘陽。 空階鶴戀丹青影,秋雨苔封白石牀。 主祭孤兒初學語,無媒旅櫬未還鄉。 門人遠赴心喪夜,月滿千山舊草堂。

    儲嗣宗 唐宋诗
  • 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一

    杳杳諸天路,蒼蒼大滌山。 景輿留不得,毛節去應閒。 相府舊知己,教門新啓關。 太平匡濟術,流落在人間。

    羅隱 唐宋诗
  • 遠公

    遠公逢道安,一朝棄儒服。 真機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羅浮中,遂棲廬山曲。 禪經初纂定,佛語新名目。 鉢帽絕朝宗,簪裾翻拜伏。 東林多隱士,爲我辭榮祿。

    靈一 唐宋诗
  • 賀聖朝

    白露點,曉星明滅,秋風落葉。 故址頹垣,冷煙衰草,前朝宮闕。 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利深名切。 改變容顏,消磨今古,隴頭殘月。

    無名氏 唐宋诗
  • 苔蘚

    嚴子釣臺邊不少,謝公山展上無多。 (展,疑當作「屐」。 )世間若也皆廉潔,金玉生根柰爾何? (見《唐歌詩》殘本六冊《草木蟲魚類》卷六。 )。

    貫休 唐宋诗
  • 五言白話詩 二十三

    人生一代間,有錢須喫着。 四海並交游,風光亦須覓。 錢財只恨無,有時實不惜。 聞身强健時,多施還須喫。

    缺名 唐宋诗
  • 題東林寺聯句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徐知證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