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爲墨客,幾世作茶仙。 喜是攀闌者,慙非負鼎賢。 禁門聞曙漏,顧渚入晨煙。 拜井孤城裏,攜籠萬壑前。 閑喧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歷落驚相偶,衰羸猥見憐。 詩書聞講誦,文雅接蘭荃。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綵箋。 黑池流研水,徑石澀苔錢。 何事親香案,無端狎釣船。 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无
其他无
〔唐朝〕 耿湋
一生爲墨客,幾世作茶仙。 喜是攀闌者,慙非負鼎賢。 禁門聞曙漏,顧渚入晨煙。 拜井孤城裏,攜籠萬壑前。 閑喧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歷落驚相偶,衰羸猥見憐。 詩書聞講誦,文雅接蘭荃。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綵箋。 黑池流研水,徑石澀苔錢。 何事親香案,無端狎釣船。 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莫發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納納乾坤大,行行郡國遙。 雲山兼五嶺,風壤帶三苗。 野樹侵江闊,春蒲長雪消。 扁舟空老去,無補聖明朝。
古時愁別淚,滴作分流水。 日夜東西流,分流幾千里。 通塞兩不見,波瀾各自起。 與君相背飛,去去心如此。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靜綠絕纖埃。 路傍凡草榮遭遇,曾得七香車輾來。
勸君緩上車,鄉里有吾廬。 未得同歸去,空令相見疎。 山晴棲鶴起,天曉落潮初。 此慶將誰比,獻親冬集書。
匹馬西遊日,從吳又轉荆。 風雷幾夜坐,山水半年行。 夢永秋燈滅,吟餘曉露明。 良時不我與,白髮向秦生。
渺渺飛霜夜,寥寥遠岫鐘。 出雲疑斷續,入戶乍舂容。 度枕頻驚夢,隨風幾韻松。 悠揚來不已,杳靄去何從。 髣髴煙嵐隔,依俙巖嶠重。 此時聊一聽,餘響繞千峰。
羣烏幸胙餘。 (見宋陸游《入蜀記》卷六。 )(〖1〗《入蜀記》卷六頁十一〖《知不足齋叢書》本〗:「祠舊有烏數百,送迎客舟。 自唐夔州刺史李貽孫詩已云羣烏幸胙餘矣。 」〖2〗李貽孫,原作李貽。 李貽孫曾官夔州刺史,《全唐文》卷五四四收其會昌五年撰《夔州都督府記》,《金石錄》卷九著錄會昌五年九月「唐李貽孫《神女廟詩》」。 陸游在述巫山神女祠中景物時引及此句,應即《神女廟詩》之殘句。 )(兩《唐書》無李貽孫傳,今參張忱石所考,補傳如次:李貽孫,字里不詳。 大和初任福建團練副使,會昌五年爲夔州刺史,大中三年任左諫議大夫充宏文館學士,大中五年任福建觀察使。 又曾任金部、司勳員外郎。 約卒于大中六年後。 原列「無考」作者,今移此。 )。
但是豪家重牡丹,爭如丞相閣前看。 鳳樓日暖開偏早,雞樹陰濃謝更難。 數朵已應迷國豔,一枝何幸上塵冠。 不知更許憑欄否,爛漫春光未肯殘。
檜檝艤河滣,東南再命新。 還家倦游客,隠市謫仙人。 驛舍霜梅早,鄉壺蟻酎醇。 疏林摇落盡,持底贈蕭辰。
招客圖客歡,不圖能病客。 既醉失匕筯,吐茵墮巾幘。 何堪款曲意,貽念風月夕。 拂旦往問訊,慙恨見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