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王貞白重試東歸

〔唐朝〕 貫休

心苦酬心了,東歸謝所知。 可鄰重試者,如折兩三枝。 雨毒逢花少,山多愛馬遲。 此行三可羨,正值倒戈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九日題塗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白居易 唐宋诗
  • 孤桐

    疎桐餘一幹,風雨日蕭條。 歲晚琴材老,天寒桂葉凋。 已悲根半死,復恐尾全焦。 幸在龍門下,知音肯寂寥。

    雍陶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 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 兩龍不並躍,五緯與天同。 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劒清八極,歸酣歌大風。 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戰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飢鷹鳴秋空。 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聖,俗儒安可通。 沈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李白 唐宋诗
  • 題鄭拾遺草堂

    借地結茅棟,橫竹掛朝衣。 秋園雨中綠,幽居塵事違。 陰井夕蟲亂,高林霜果稀。 子有白雲意,構此想巖扉。

    韋應物 唐宋诗
  • 送王子善移江津酒官一首

    相看相別意何如,見事蜂生正要渠。 挽袖一杯山月上,凝眸十里峽風徐。 衣冠苗裔烟塵際,京洛風流咳唾餘。 自此清愁欺老得,逢君重見爲驅除。

    馮時行 唐宋诗
  • 雜詠下 筍

    出羖瘞五皮,獲麟髠一角。 煮簀太憨生,非關渠善謔。

    洪适 唐宋诗
  • 小舟晚歸二首 其二

    秋晚吾廬好,柴門映斷山。 潮生魚箔短,木落雉媒閑。 繚堞蒼茫外,漁舟浩蕩間。 客來常謝病,老鈍耐嘲訕。

    陸游 唐宋诗
  • 峽塾講中庸第二章

    滔滔逝者若斯夫,不有耆儒孰共扶。 昭揭五條皆達道,由來一本不殊途。 聖經奧義難窮盡,老筆名言妙寫模。 我欲研硃同看易,先生肯往此中無。

    高公泗 唐宋诗
  • 永叔請賦車螯

    素脣紫錦背,漿味壓蚶菜。 海客穿海沙,拾貯寒潮退。 王都有美醖,此物實當對。 相去三千里,貴力致以配。 翰林文章宗,炙鮮尤所愛。 旋坼旋沽飲,酒船如落埭。 殊非北人宜,肥羊噉臠塊。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