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官易得罪,謫去濟川陰。 執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閭閻河潤上,井邑海雲深。 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鬢侵。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維
微官易得罪,謫去濟川陰。 執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閭閻河潤上,井邑海雲深。 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鬢侵。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各爲四方人,此地同事師。 業成有先後,不得長相隨。 出林多道路,緣岡復遶陂。 念君辛苦行,令我形體疲。 黃葉墮車前,四散當此時。 亭上夜蕭索,山風水離離。
長安風雨夜,書客夢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菉。 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飢腹。 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
月自斜窗夢自驚,衷腸中有萬愁生。 清猿處處三聲盡,碧落悠悠一水橫。 平子定情詞麗絕,詩人匪石誓分明。 會須攜手乘鸞去,簫史樓臺在玉京。
杜甫栗亭詩,詩人多在口。 悠悠二甲子,題紀今何有。
平波落月吟閑景,暗幌浮煙思起人。 清露曉垂花謝半,遠風微動蕙抽新。 城荒上處樵童小,石蘚分來宿鷺馴。 晴寺野尋同去好,古碑苔字細書勻。
仙鶴曾鳴處,泉兼半井苔。 直峰拋影入,片月瀉光來。 瀲灩侵顏冷,深沉慰眼開。 何因值舟頂,滿汲石瓶廻。
綠蘿翦作三春柳,紅錦裁成二月花。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 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爲林苑,五明宮殿寬。 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 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裏,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 似環螻蟻轉,如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 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 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歸無。 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 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覩又何曾。 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 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裏無。 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 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爲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 要認真空色,迴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 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 認他毫髮事,難得[自](目)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爲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準)入雲盤。 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 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爲衆生說,令教悟此經。 一真度一切,如檝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於身外求。 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 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 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 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 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 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說偈,直爲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 道非干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 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爲有,方名離種邊。 (《正統道藏》鳥字號)。
不須癡,癡被無明六賊欺。 惡業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山僧候谷口,石路拂莓苔。 深入泉源去,遙從樹杪回。 香隨青靄散,鐘過白雲來。 野雪空齋掩,山風古殿開。 桂寒知自發,松老問誰栽。 惆悵湘江水,何人更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