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無題(伯三一九七)

〔唐朝〕 盧茂欽

躺遊仙院覩靈臺,羅綺分明塑匠裁。 高綰綠鬟{髟/云}(雲)髻重,手垂羅袖牡丹開。 (「手垂」,項目疑當作「平垂」,與「高綰」爲對。 )容儀一見情難捨,玉貌重看意嬾迴。 若表懇成(誠)心所志,願將恣貌夢中來。 (「恣」,蔣、項皆云當作「姿」。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麟德殿宴百僚

    憂勤承聖緒,開泰喜時康。 恭己臨羣后,垂衣御八荒。 務閑春向暮,朝罷日猶長。 紫殿初筵列,彤庭廣樂張。 成功歸輔弼,致理賴忠良。 共此歡娛事,千秋樂未央。

    德宗皇帝 唐宋诗
  • 魚上冰

    春生寒氣減,稍動久潛魚。 乍喜東風至,來看曲岸初。 出冰朱鬣見,望日錦鱗舒。 漸覺流澌近,還欣掉尾餘。 噞喁情自樂,沿泝意寧疎。 儻得隨鯤化,終能上太虛。

    王公亮 唐宋诗
  •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

    巖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餘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遊。

    李德裕 唐宋诗
  • 酬答柳宗言秀才見贈

    南下天台厭絕冥,五湖波上汎如萍。 江鷗自戲爲蹤跡,野鹿閑驚是性靈。 任子偶垂滄海釣,戴逵虛認少微星。 金門後俊徒相唁,且爲人間寄茯苓。

    張祜 唐宋诗
  • 秋深閑興

    此心兼笑野雲忙,甘得貧閑味甚長。 病起乍嘗新橘柚,秋深初換舊衣裳。 晴來喜鵲無窮語,雨後寒花特地香。 把釣覆棊兼舉白,不離名教可顚狂。

    韓偓 唐宋诗
  • 古戰處

    鬼氣蒼黃棘葉紅,昔時人血此時風。 相憐極目無疆地,曾落將軍一陣中。

    貫休 唐宋诗
  • 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 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爲林苑,五明宮殿寬。 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 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裏,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 似環螻蟻轉,如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 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 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歸無。 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 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覩又何曾。 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 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裏無。 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 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爲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 要認真空色,迴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 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 認他毫髮事,難得[自](目)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爲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準)入雲盤。 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 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爲衆生說,令教悟此經。 一真度一切,如檝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於身外求。 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 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 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 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 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 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說偈,直爲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 道非干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 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爲有,方名離種邊。 (《正統道藏》鳥字號)。

    司馬承禎 唐宋诗
  • 晚霽中園喜赦作

    五月黃梅時,陰氣蔽遠邇。 濃雲連晦朔,菰菜生隣里。 落日燒霞明,農夫知雨止。 幾悲衽席濕,長歎垣牆毀。 曭朗天宇開,家族躍以喜。 渙汗發大號,坤元更資始。 散衣出中園,小徑尚滑履。 池光搖萬象,倏忽滅復起。 嘉樹如我心,欣欣豈云已。

    儲光羲 唐宋诗
  • 皇帝閤端午帖子 其九

    南方炎帝本乘離,長育羣生在此時。 命縷綵花傳故事,風光天上更相宜。

    胡宿 唐宋诗
  • 出山宿向翁家

    紙坊山絕頂,直下夕陽斜。 却看來路處,南北兩巖花。 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 問我出山意,無乃貴喧譁。

    陳與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