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論心意不疑,五年風水因追隨。 憐君有玉曾三獻,顧我無才忝一枝。 煙隔灞亭人去日,雨迷秦樹鴈歸時。 那知此夏罇前別,卻遣相如歎路歧。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祜
自省論心意不疑,五年風水因追隨。 憐君有玉曾三獻,顧我無才忝一枝。 煙隔灞亭人去日,雨迷秦樹鴈歸時。 那知此夏罇前別,卻遣相如歎路歧。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昔聽東武吟,壯年心已悲。 如何今濩落,聞君辛苦辭。 言有窮巷士,弱齡頗尚奇。 讀得玄女符,生當事邊時。 借名遊俠窟,結客幽幷兒。 往來長楸間,能帶雙鞬馳。 崩騰天寶末,塵暗燕南垂。 爟火入咸陽,詔徵神武師。 是時占軍幕,插羽揚金羈。 萬夫列轅門,觀射中戟支。 誓當雪國讐,親愛從此辭。 中宵倚長劒,起視蚩尤旗。 介馬晨蕭蕭,陣雲竟天涯。 陰風獵白草,旗槊光參差。 勇氣貫中腸,視身忽如遺。 生擒白馬將,虜騎不敢追。 貴臣上戰功,名姓隨意移。 終歲肌骨苦,他人印纍纍。 謁者既清宮,諸侯各罷戲。 上將賜甲第,門戟不可窺。 眥血下沾襟,天高問無期。 却尋故鄉路,孤影空相隨。 行逢里中舊,撲遬昔所嗤。 一言合侯王,腰佩黃金龜。 問我何自苦,可憐真數奇。 遲回顧徒御,得色懸雙眉。 翻然悟世途,撫己昧所宜。 田園已蕪沒,流浪江海湄。 鷙禽毛翮摧,不見翔雲姿。 衰容蔽逸氣,孑孑無人知。 寂寞草玄徒,長吟下書帷。 爲君發哀韻,若扣瑤林枝。 有客識其真,潺湲涕交頤。 飲爾一杯酒,陶然足自怡。
宜僚南市住,未省食人恩。 臨難忽相感,解紛寧用言。 何如晉夷甫,坐占紫微垣。 看著五胡亂,清談空自尊。
永日奏文時,東風搖蕩夕。 浩然思樂事,翻復餞征客。 淮水春流清,楚山暮雲白。 勿言行路遠,所貴專城伯。
異香滴露降紛紛,紫電環樞照禁門。 先冠百王臨億兆,後稱十號震乾坤。 羲軒之道方爲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今以謏才歌睿德,猶如飲海妙難論。
孫吳紀德舊刊碑,草沒蟠螭與伏龜。 惆悵崗頭三段石,至今猶似鼎分時。
鳥來上高堂欲興(《天聖廣燈錄》作「驚」),白雲入地色還青。 天上金龍日月明,東陽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聖廣燈錄》作「珠」)輪重復輕,雖無心眼轉惺惺(《天聖廣燈錄》作「醒醒」)。 不見(《天聖廣燈錄》作「具」)耳目善觀聽,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天聖廣燈錄》作「籤」)名,意尋書卷錯開(《天聖廣燈錄》作「看」)經。 口談(《天聖廣燈錄》作「說」)恩幸心無情,或去或來身不停。 (以上七首見《卍續藏經》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見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處水」一首已見《祖堂集》。 《天聖廣燈錄》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稱名」一首,各首均無注)(按:以上諸讖,云爲菩提達磨所作,顯爲依托。 其作者,應爲南宗禪僧,較大的可能爲南嶽懷讓、馬祖道一一系的禪僧。 諸讖中所述事,以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爲最遲,因知作者應爲德宗以後人。 《祖堂集》成書於南唐間,諸讖僞托之下限,疑不遲於唐末。 )。
江闊寒風痛括肌,村醪無力破寒威。 融霜點滴松間雨,愛日晴明身上衣。 闖竹柴扉黄犬吠,卧沙蓬艇白鷗飛。 燒痕已覺春來近,稍放青青出土肥。
昔燒大藥青牛谷,磊落玉床收箭鏃。 扶桑朝暾謹火候,仙掌秋露勤沐浴。 带間小瓢鬼神衛,異氣如虹夜穿屋。 點成黄金棄山海,揮手人間一裘足。 明年服丹徑仙去,洞庭月冷吹横玉。 相逢只恐驚倒君,毛髮毿毿垂地緑。
故人所說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飲。 秋水一雙明炯炯,數在青囊第一品。 狂風江上吹蒹葭,此物往往得之嵇康阮籍家。 閉門誦書二十年,眼睛損盡生空花。 建陽小作箸頭書,殘更燈火亂蟲魚。 石渠文字大如斗,場屋歲月又不偶。 却來南山青草邊,東西四至盡爲菊花田。 手提長筐向山曲,一下收拾三百斛。 昨者昏寐才起來,解把簷頭小字讀。 乃知妙物通羣仙,一切藥裹應棄捐。
落日照谿谷,寒光摇樹林。 宿鳥投密枝,歸雲釋遥岑。 餘輝尚燠背,纖月忽在襟。 可人期不來,何以寫我心。 近者且若此,悠悠望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