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禍結與兵連,海內空虛在末年。 謾築此臺高百尺,不知何處有神仙。 (《永樂大典》二六○四「臺」字韻)(〖1〗李欽止,疑非唐人。 《大典》殆據《類編長安志》卷三。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欽止
四方禍結與兵連,海內空虛在末年。 謾築此臺高百尺,不知何處有神仙。 (《永樂大典》二六○四「臺」字韻)(〖1〗李欽止,疑非唐人。 《大典》殆據《類編長安志》卷三。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主第巖扃架鵲橋,天門閶闔降鸞鑣。 歷亂旌旗轉雲樹,參差臺榭入煙霄。 林間花雜平陽舞,谷裏鶯和弄玉簫。 已陪沁水追歡日,行奉茅山訪道朝。
生兒擬替公,兒大須公死。 天配作次第,合去不由你。 父子總長命,地下無人使。 閻老忽嗔遲,即棒伺命使。 火急須領兵,走來且取你。 不及別妻兒,向前任料理。
少年喜讀書,事業期不朽。 致君頗自許,書卷常在手。 白頭乞鍾釜,坐使此心負。 朝衙有達午,夕坐或過酉。 文符苦酬對,迎餞厭奔走。 直憂先狗馬,豈但凋蒲柳。 永懷簡編香,更覺冠冕醜。 饑餐一簞飯,悶酌一巵酒。 吟哦從所好,貧賤亦何有。 余悔已莫追,寄謝故山友。
昔年留此苦思歸,爲憶啼門玉雪兒。 鸞鵠飛殘梧竹冷,只今歸興却遲遲。
與世長多忤,持身轉覺孤。 夤緣新齒舌,收拾老頭顱。 我已訶瀧吏,君誰誦子虛。 同歸燈火讀,家裏石渠書。
濛濛露氣白,耿耿東方明。 馬捉步猶碎,烏營食又鳴。 倏過黄峴嶺,遥見闔閭城。 欲問兒曹懶,前虞祿命輕。
三十六峰今入手,若無公事且留連。
港闊風初霽,潮平夜欲分。 半江都是月,一點不留雲。 東去舟無數,南飛鵲戀群。 疎鍾何處寺,隔浦最先聞。
老去情懷怕別離,年來不作送行詩。 人前舉似終難信,問着垂楊便可知。
月冷雲深天上寺,桂花千樹遶樓臺。 歸時若對閒人說,莫道身從月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