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榦青山下,卓立白雲際。 濯似春筠莖,奇如夏峰勢。 賞者空往來,亭亭幾千里。 (見乾隆二十四年刊蕭應植纂《濟源縣志》卷十六)(〖1〗《縣志》跋云:「鄭轅以下三人,《舊志》列於明時,今改正。 《全唐詩》旁搜博採,有鄭轅,餘無考。 」〖2〗清孫星衍《寰宇訪碑錄》卷四著錄河南濟源唐代石刻有「監察御史鄭轅詩,正書,無年月。 」)。
无
其他无
〔唐朝〕 鄭轅
竦榦青山下,卓立白雲際。 濯似春筠莖,奇如夏峰勢。 賞者空往來,亭亭幾千里。 (見乾隆二十四年刊蕭應植纂《濟源縣志》卷十六)(〖1〗《縣志》跋云:「鄭轅以下三人,《舊志》列於明時,今改正。 《全唐詩》旁搜博採,有鄭轅,餘無考。 」〖2〗清孫星衍《寰宇訪碑錄》卷四著錄河南濟源唐代石刻有「監察御史鄭轅詩,正書,無年月。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十八年來恨別離,唯同一宿詠新詩。 更相借問詩中語,共說如今勝舊時。
池滿風吹竹,時時得爽神。 聲齊雛鳥語,畫卷老僧真。 月出行幾步,花開到四鄰。 江湖心自切,未可挂頭巾。
隨風逐浪劇蓬萍,圓首何曾解最靈。 筆硯近來多自棄,不關妖氣暗文星。
莊子說送終,天地爲棺槨。 吾歸此有時,唯須一番箔。 死將餧青蠅,弔不勞白鶴。 餓著首陽山,生廉死亦樂。
江上風欲來,泊舟未能發。 氣昏雨已過,突兀山復出。 積浪成高丘,盤渦爲嵌窟。 雲低岸花掩,水漲灘草沒。 老樹蛇蛻皮,崩崖龍退骨。 平生抱忠信,艱險殊可忽。
擘開太華手,生鐵鑄就漢。 拈起白玉虹,跨著谿兩岸。 東西南北人,步步無間斷。 直造大歇堂,一生事成辦。
客宦成分戍,人誰笑牧蠻。 三碉橫塞外,兩澗拆雲間。 鳥與花爭樹,春隨雪入山。 功名成索寞,何以慰親顔。
王稅官遺我一紙書,告我六十七灘名。 舟人愛捷不愛穩,勸君勿盤官莫聽。 曹先生遺我一紙書,四百餘字相丁寧。 扶持世道貴深穩,切莫浪戰傾人城。 兩書共作一書捲,一日十發手不停。 口吟一字三太息,眼淚迸作黄流傾。 我生三十有六歲,今年始別父母行。 母兮恐我蹈天險,夢寐聽我盤灘聲。 父兮恐我蹈人險,行坐勸我去寬平。 二君此語誰告之,乃能得我父母情。 從今座右置此紙,夜思晝讀當盤銘。
劉郎飲酒如渴虹,一飲澗壑俱成空。 胸中磊磈澆不下,時吐勁氣噓青紅。 劉郎吟詩如飲酒,淋漓醉墨濡其首。 笑鞭列缺起豐隆,變化風雷一揮手。 吟詩飲酒總餘事,試問劉郎一何有。 劉郎才如萬乘器,落濩輪囷難自致。 彊親舉予作書生,却笑書生敗人意。 合騎快馬健如龍,少年追逐曹景宗。 弓弦霹靂餓鴞叫,鼻尖出火耳生風。 安能規行復矩步,斂袂厭厭作新婦。 黄金揮盡氣愈張,男兒龍變那可量。 會須斫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擣薺餐鐵杵,此味知者鮮。 乘車入鼠穴,聞者知其舛。 打鐵作門限,鬼笑定不免。 點雪紅爐中,達觀理甚顯。 當局自然迷,正欠撥一轉。 上馬奔前程,此著須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