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詠廿四氣詩 大寒十二月中

〔唐朝〕 元稹

臘酒自盈罇,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見伯二六二四、斯三八八○卷)(按:此組詩存兩個鈔本。 伯二六二四卷較完整,卷首題「盧相公詠廿四氣詩」。 斯三八八○卷卷首已缺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此首僅存末八字〗等五首,卷末題:「甲辰年夏月上旬寫記。 元相公撰,李慶君書。 」今以伯二六二四卷爲底本,以斯三八八○卷參校。 至其作者,二書有異。 元相公可確定爲元稹,盧相公不詳爲誰。 究爲誰作,今已難甄辨。 亦有可能元、盧二人皆爲依託之名。 今姑從一說錄附元稹之末。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 吾賢富才術,此道未磷緇。 玉府標孤映,霜蹄去不疑。 激揚音韻徹,籍甚衆多推。 潘陸應同調,孫吳亦異時。 北辰徵事業,南紀赴恩私。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熏風行應律,湛露即歌詩。 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尊前江漢闊,後會且深期。

    杜甫 唐宋诗
  • 照公院雙橙

    種橙夾階生得地,細葉隔簾見雙翠。 抽條向長未及肩,泉水遶根日三四。 青青何必楚人家,帶雨凝烟新著花。 永願香爐灑甘露,夕陽時映東枝斜。

    李頎 唐宋诗
  • 晨謁書所見

    紺幰鳴珂萬蓋翔,九門冠劍擁晨光。 城連南北長安斗,殿倚東西太極堂。 雲裏銅烏風作籟,天邊金掌露成霜。 微生備位如葵藿,只有傾心奉聖王。

    宋庠 唐宋诗
  • 擬古 其三

    昔我竄橫浦,佳致未易陳。 偶經𥥈頭宿,谿山妙入神。 煙波橫小艇,疑是古玄真。 逝言或生還,孤志良一伸。 別來已十載,念此渴生塵。 何當携我輩,徑往莫問律。 謹勿思高官,驚憂可悲辛。

    張九成 唐宋诗
  • 次陳彥育遊鍾山韻

    雄壓吳頭控楚腰,千峯環拱冶城橋。 黄旗紫蓋旋歸漢,古剎凄凉尚號蕭。 北嶽經行匪濫巾,相陪來現隱淪身。 春蘿秋桂還吾輩,白浪紅塵付若人。

    周邦 唐宋诗
  • 又和 其一

    勝遊每恨不相同,郵遞猶欣日日通。 玉帳未容佳境到,雲山已在好詩中。 靈珠忽富千金贈,凡馬堪嗟萬古空。 展卷高吟知幾過,大音一震耳根聾。

    王之望 唐宋诗
  • 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四首 其一

    篙師只管信船流,不作前灘水石謀。 却被驚湍漩三轉,倒將船尾作船頭。

    楊萬里 唐宋诗
  • 答劉正之見招四絕 其三

    君因戇直招時論,我以疎愚厭俗紛。 萬事不須開著眼,蒼山白醑對西曛。

    黄榦 唐宋诗
  • 咏梅 其四

    詩在溪橋興在人,年來遶樹費追尋。 何人鍊得冰霜骨,調出孤山韶濩音。

    周南 唐宋诗
  • 遊普濟寺

    排險凌空入磴斜,參差金碧倚煙霞。 一山門裏分三剎,萬柳湖邊带幾家。 世上無人吞栗棘,國中有佛吐蓮花。 憑欄凝望遥天表,數點青山似亂鴉。

    王休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