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撥櫂歌 三十九

〔唐朝〕 德誠

歐冶銛鋒價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 龍鳳繞,鬼神號,不見全牛可下刀。 (以上三十九首,均見嘉慶間刻本《機緣集》,原爲宋大觀四年風涇海會寺石刻。 轉錄自《詞學》第二期刊施蟄存先生《船子和尚撥櫂歌》。 宋明間收錄船子和尚詩偈的著作,筆者所見有: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五、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收第一首,宋釋慧明《五燈會元》卷五收其一、其二、其三、其七、其八、其九,共六首,宋吳聿《觀林詩話》收第三十九首,元至元《嘉禾志》卷三二收其一至其六,共六首,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收第三首,楊慎《藝林伐山》卷十七收第一至第三首,今即據諸書所引出校。 )(〖1〗《機緣集》附石刻後呂益柔跋云:「雲間船子和尚嗣法藥山,飄然一舟,泛於華亭吳江洙涇之間。 夾山一見悟道。 嘗爲《撥櫂歌》,其傳播人口者纔一二首。 益柔於先子遺篇中得三十九首,屬詞寄意,脫然迥出塵網之外。 篇篇可觀,決非庸常學道輩所能亂真者。 因書以遺風涇海會卿者,俾鑱之石,以資禪客翫味云。 」〖2〗吳聿《觀林詩話》:「華亭船子和尚詩,少見於世,呂益柔刻三十九首於楓涇寺,云得其父遺編中。 ……涪翁屢用其語。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詩三百三首 三十五

    三月蠶猶小,女人來采花。 隈牆弄蝴蝶,臨水擲蝦𢋙。 羅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 鬬論多物色,此地勝余家。

    寒山 唐宋诗
  • 月桂

    片月轉洪濛,扶疎萬古同。 根非生下土,葉不墜西風。 每向圓時足,還隨缺處空。 影令羣木外,香滿一輪[中](木)。 未種丹霄日,應虛白兔宮。 何時得羽化,細得問元宮。 (見《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一)。

    李正封 唐宋诗
  • 十二時行孝文 三

    食時辰,居家治務最須懃。 無事等閑莫外宿,歸來勞費父嫌憎。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裴侍御歸上都

    楚地勞行役,秦城罷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 離魂將別夢,先已到關西。

    張謂 唐宋诗
  • 送廖舍人江南安撫

    上天本愛民,治亂當有時。 傷嗟江表人,三災迭擾之。 如何遭盛明,不能免流離。 王澤限遐遠,孰云天聽卑。 賢哉廖夫子,盡忠不顧私。 朝聞青蒲奏,暮見軺車馳。 愚聞奉使者,受命不受辭。 但使民瘼瘳,無憂國賦虧。 貞觀笑割股,文侯諭治皮。 學古平生事,行行當在茲。 贈言聊執手,願子副心期。

    徐鉉 唐宋诗
  • 有所思二首 其二

    有所思,藐何許。 乃在洞庭之陽,瀟湘之浦。 我欲訪之限重阻。 水有吞舟之巨魚兮,山有食人之猛虎。 有所思,藐何許,沉沉靜夜愁風雨。

    曹勛 唐宋诗
  • 句 其三

    要知當日循良吏,留得松南墮淚碑。

    余靖 唐宋诗
  • 寄題鄒有常愛蓮亭

    道鄉先生有族子,卜築富川弄江水。 更穿兩沼磨碧銅,分種芙蕖了秋事。 一沼花白一沼紅,新亭恰當紅白中。 此花不與千花同,吹香別是濂溪風。

    楊萬里 唐宋诗
  • 松陽南巖夜歸

    走下南巖踏黑歸,蒼林擁逕白光微。 馬湖橋上消摇甚,飛度前村露滿衣。

    項安世 唐宋诗
  • 依韻和行之枇杷

    五月枇杷黄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 嘉名已著上林賦,却恨紅梅未有詩。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