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贈沙州僧悟真上人兼送歸

〔唐朝〕 景導

河湟舊邑新道復,天竺名僧漢地來。 經論三乘鶖子辯,詩吟五字慧休才。 登山振杖穿雲錫,渡水還浮逆浪杯。 明日玉階辭聖主,恩光西邁送書迴。 (斯四六五四卷。 原署:「左街保壽寺供奉講論大德景導。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中宗祀昊天樂章 凱安

    堂堂聖祖興,赫赫昌基泰。 戎車盟津偃,玉帛塗山會。 舜日啓祥暉,堯雲卷征斾。 風猷被有截,聲教覃無外。

    不詳 唐宋诗
  • 鼓吹曲辭 鼓吹鐃歌 奔鯨沛

    奔鯨沛,盪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雲。 帝怒下顧,哀墊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修鱗。 披攘蒙霿,開海門。 地平水靜,浮天垠。 羲和顯耀,乘清氛。 赫炎溥暢,融大鈞。

    柳宗元 唐宋诗
  • 酬楊侍郎憑見寄

    翔鸞闕底謝皇恩,纓上滄浪舊水痕。 疎傅揮金忽相憶,遠擎長句與招魂。

    劉禹錫 唐宋诗
  •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 縛戎人

    邊頭大將差健卒,入抄禽生快於鶻。 但逢赬面即捉來,半是邊人半戎羯。 大將論功重多級,捷書飛奏何超忽。 聖朝不殺諧至仁,遠送炎方示微罰。 萬里虛勞肉食費,連頭盡被氈裘暍。 華裀重席臥腥臊,病犬愁鴣聲咽嗢。 中有一人能漢語,自言家本長城窟。 少年隨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沒。 天寶未亂猶數載,狼星四角光蓬勃。 中原禍作邊防危,果有豺狼四來伐。 蕃馬臕成正翹健,蕃兵肉飽爭唐突。 煙塵亂起無亭燧,主帥驚跳棄旄鉞。 半夜城摧鵝雁鳴,妻啼子叫曾不歇。 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荆棘深處共潛身,前困蒺藜後臲卼。 平明蕃騎四面走,古墓深林盡株榾。 少壯爲俘頭被髠,老翁留居足多刖。 烏鳶滿野尸狼藉,樓榭成灰牆突兀。 暗水濺濺入舊池,平沙漫漫鋪明月。 戎王遣將來安慰,口不敢言心咄咄。 供進腋腋御叱般,豈料穹廬揀肥腯。 五六十年消息絕,中間盟會又猖獗。 眼穿東日望堯雲,腸斷正朝梳漢髮。 近年如此思漢者,半爲老病半埋骨。 常教孫子學鄉音,猶話平時好城闕。 老者儻盡少者壯,生長蕃中似蕃悖。 不知祖父皆漢民,便恐爲蕃心矻矻。 緣邊飽餧十萬衆,何不齊驅一時發。 年年但捉兩三人,精衛銜蘆塞溟渤。

    元稹 唐宋诗
  • 退居

    老歸江上村,孤寂欲何言。 世亂時人物,家貧後子孫。 青山寒帶雨,古木夜啼猿。 惆悵西川舉,戎裝度劍門。

    黃滔 唐宋诗
  • 早行遇雪

    荒郊昨夜雪,羸馬又須行。 四顧無人迹,雞鳴第一聲。

    石召 唐宋诗
  • 下途歸石門舊居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挂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鬱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雲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遊仙山。 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俛仰人間易凋朽,鍾峰五雲在軒牖。 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厓手。 隱居寺,隱居山,陶公鍊液棲其間。 靈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閑。 數人不知幾甲子,昨夜猶帶冰霜顏。 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別君莫道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 石門流水徧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 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 何必長從七貴遊,勞生徒聚萬金產。 挹君去,長相思,雲遊雨散從此辭。 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

    李白 唐宋诗
  • 和范倅十首 其一

    臘雪已知收歲事,快晴喜復上朝暉。 清樽要及東城醉,趁取風光未苦飛。

    曹勛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七

    除地台山麓,稍葺五畝宅。 松竹互偃亞,雲山若阡陌。 子舍念我老,文餘躬幹役。 欣欣歸來樂,樂豈一朝夕。

    曹勛 唐宋诗
  • 賀梁氏書樓初成

    于門高處許誰同,傑閣新成氣象雄。 輝映萬家增壯觀,崢嶸百尺聳層空。 一天風月登臨後,千里溪山指顧中。 此地舊多仙窟宅,對君疑是老仙翁。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