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膏美景在藂蔭,紅蘂丹跗次第尋。 (見宋楊伯嵒《臆乘》)。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演
雉膏美景在藂蔭,紅蘂丹跗次第尋。 (見宋楊伯嵒《臆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林僻來人少,山長去鳥微。 高秋收畫扇,久客掩荆扉。 嬾慢頭時櫛,艱難帶減圍。 將軍猶汗馬,天子尚戎衣。 白蔣風飆脆,殷檉曉夜稀。 何年減豺虎,似有故園歸。
久爲名所誤,春盡始歸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 交疎貧病裏,身老是非間。 不及東溪月,漁翁夜往還。
昔日才高容貌古,相敬如賓不相覩。 手奉蘋蘩喜盛門,心知禮義感君恩。 三星照戶春空盡,一樹桃花竟不言。 結束車輿強遊往,和風霽日東臯上。 鸞鳳參差陌上行,麥苗縈隴雉初鳴。 修容盡飾將何益,極慮呈材欲導情。 六藝從師得機要,百發穿楊含絕妙。 白羽風馳碎錦毛,青娥怨處嫣然笑。 楊生詞賦比潘郎,不似前賢貌不揚。 聽調琴弄能和室,更解彎弧足自防。 秋深爲爾持圓扇,莫忘魯連飛一箭。
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 韋生堪繼相,孟子願依鄰。 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 霜枝留過鵲,風竹掃蒙塵。 郢唱一聲發,吳花千片春。 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
短褐身披滿漬苔,靈溪深處觀門開。 却從城裏移琴去,許到山中寄藥來。 臨水古壇秋醮罷,宿杉幽鳥夜飛迴。 丹梯願逐真人上,日夕歸心白髮催。
秪爲曹侯數貴人,普天黔首盡黃巾。 漢靈早聽侍中諫,安得獻生稱不辰。
粉容冰艷玉玲瓏。 (《江湖小集》卷二十李龏《梅花衲》)。
清明雲日開,山路足莓苔。 瀑溜千尋落,乘閑一看來。 (見劉喜海《金石苑》卷二。 《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錄第二首。 張忱石先生告:《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六引《成都府志》錄第一首,今據以校補。 )(〖1〗《金石苑》云:「高約二尺,廣三尺六寸,十二行,行七字,字徑寸餘至二寸不等。 正書。 下端石殘缺。 」石刻題下署:「資□刺史王師閔。 」末署:「大和二年正月七日。 」〖2〗劉喜海跋云:「右詩刻在資州。 此西巖龍潭瀑布詩也,見王象之《碑目》。 王師閔爲資州刺史,史失載。 」〖3〗《輿地紀勝》云:「唐王師閔守資中,政有能聲。 嘗游西巖,留《瀑布詩》於石壁。 其一曰〖錄第二首,略〗。 」按:據《輿地紀勝》及《永樂大典》所錄詩,知石刻除稍有漫漶外,大致完整。 《金石苑》謂「下端石殘缺」,未允。 )。
渡過瀟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三人。 名巖近郭別州少,好事更誰如我真。 絕頂有天浮碧樹,凌秋無暑斷紅塵。 終當早棄人間事,來與山僧作並鄰。
我老畏作病,杯酒久不持。 讀書寒雨中,比夕頗思之。 呼童欲洗酌,顧以病自疑。 清坐嘆寂寞,痛飲愁淋漓。 三爵醒醉間,此理當徐思。 一掬琴高魚,且復伴吾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