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和煙映玉樓,半垂橋上半垂流。 今年漸見枝條密,惱亂春風卒未休。 (見蜀何光遠《鑑誡錄》卷七《亡國音》。 )(按:《全唐詩》卷六六三收隱《柳》詩,係據《甲乙集》卷九所錄,與最早記載本詩的《鑑誡錄》相較,有十三字不同。 今重錄。 )。
无
其他无
〔唐朝〕 羅隱
裊裊和煙映玉樓,半垂橋上半垂流。 今年漸見枝條密,惱亂春風卒未休。 (見蜀何光遠《鑑誡錄》卷七《亡國音》。 )(按:《全唐詩》卷六六三收隱《柳》詩,係據《甲乙集》卷九所錄,與最早記載本詩的《鑑誡錄》相較,有十三字不同。 今重錄。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蓬轉星霜改,蘭陔色養違。 窮泉百死別,絕域再生歸。 鏡數成絲髮,囊收抆血衣。 酬恩有何力,秖棄一毛微。
長安秋聲乾,木葉相號悲。 瘦僧臥冰凌,嘲詠含金痍。 金痍非戰痕,峭病方在茲。 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 有時踉蹌行,人驚鶴阿師。 可惜李杜死,不見此狂癡。
八月白露濃,芙蓉抱香死。 紅枯金粉墮,寥落寒塘水。 西風團葉下,疊縠參差起。 不見櫂歌人,空垂綠房子。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霧闢天光遠,春迴日道臨。 草濃河畔色,槐結路旁陰。 欲映君王史,先標胄子襟;經明如何(可)[一]拾,自有致雲心。 (《國秀集》卷下、《全唐詩》卷二○三皆收此詩爲校書郎荆冬倩之作,作孟詩恐誤。 )([一]依劉校。 )。
玉皇敕諸天,茲夕盡羣見。 驅雲收月光,反照玉京宴。 老龍翻海窟,沓靄鬰萬變。 天公有嚴令,遺隙無一線。 蕭蕭寒桂影,可想不可見。 生平謝惠連,與月有深眷。 對影無清暉,把盞不下嚥。 亦聞顧兔藥,天成非九轉。 可使騎清風,飛入廣寒殿。 安得一刀圭,扶我超宇縣。 稽首分帝觴,飽以瓊爢薦。 回首鄰清娥,相將以遊衍。 人間滴與瀝,役役自卑賤。
如今四十已知非,誓學宗門第一機。 養就純乾猶細事,直須空劫問音威。
拈却義,除却法,過現未來,不消一劄。 大海波騰河四流,激湍衮衮吞三峽。 須彌山王拊掌笑,江神河神俱𨁝跳。 留得珊瑚對月寒,九曲明珠無孔竅。
太息重太息,吾行無終極。 冰霜迫殘歲,鳥獸號落日。 秋砧滿孤村,枯葉擁破驛。 白頭鄉萬里,墮此虎豹宅。 道邊新食人,膏血染草棘。 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 即今冒九死,家國兩無益。 中原久喪亂,志士泪横臆。 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
心溷元知面合團,愚公骨相却酸寒。 雲山萬疊猶嫌淺,茆屋三間已覺寬。 菜長何妨供小摘,花開聊得助幽歡。 今朝忽有西村興,著起芒鞋不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