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吉州民爲刺史張儇歌(題擬)

〔唐朝〕 佚名

昔吏𧦧𧦧,今吏詹詹,公能馭之,鉛(一作「雄」)亦爲銛,跖(一作「路」)亦爲亷。 始泄而(一作「紲始」)苦,終優以恬。 昔民嗷嗷,今民咍咍,公能植(一作「撫」)之,鰥寡有怡。 流亡既來,徭役先具,汙茨盡開。 響覆官倉,倉無斗糧,公來幾時,積粟埋梁。 響閱官庫,庫無尺繒,公來幾時,山積層層。 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蓮漪漪,合蔕公池。 公有異政,神之祚之,民歌路謠(一作「陲」),冀聞京師。 天子明聖(一作「堂」),恩光遠而。 (見杜文瀾《古謠諺》卷七六引《皇甫持正集》卷五《吉州刺史廳壁記》引,注一作者爲《四部叢刊》本《皇甫持正集》之異文。 張儇之名,據同人《廬陵縣令廳壁記》補。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南乡子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苏轼 宋词
  • 江神子・江城子

    玉人家在凤凰山。 水云间。 掩门关。 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 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 闵新鳏。 拭馀潸。 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 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苏轼 宋词
  • 菩萨蛮

    碧纱微露纤纤玉。 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 龙吟彻骨清。 夜来残酒醒。 惟觉霜袍冷。 不见敛眉人。 胭脂觅旧痕。

    苏轼 宋词
  • 菩萨蛮

    庭叶翻翻秋向晚。 凉砧敲月催金剪。 楼上已清寒。 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 唤客情意重。 不醉且无归。 醉时归路迷。

    张孝祥 宋词
  • 御街行

    阑干四面山无数。 供望眼、朝与暮。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 更旎旎、真香聚。 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 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辛弃疾 宋词
  • 江城子

    留仙初试砑罗裙。 小腰身。 可怜人。 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 挹芳尘。 便情亲。 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 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辛弃疾 宋词
  • 兰陵王

    楚天碧。 秋晚尘清禁陌。 朝鸡静,班退晓墀,回马金门漏犹滴。 千官佩如织。 来作黄扉寿客。 黑头相,玉虹紫貂,亲奉春慈拜南极。 丛萱燕堂北。 正霭护犀帷,香泛鲛额。 瑶池女伴驻鸾翼。 拥歌袖笼翠,舞鞯铺锦,屏开家庆怎画得。 想人在仙宅。 今夕。 是何夕。 正月满槐厅,凉透杶席。 黄花满地弄寒色。 喜蛩雨初霁,雁风又息。 龙楼宣劝,万岁里、宴太液。

    陈允平 宋词
  • 酹江月・念奴娇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刘辰翁 宋词
  • 木兰花慢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等闲。 冸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 半倚云湾。 孤棹晚、载诗还。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 东阑。 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周密 宋词
  • 点绛唇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数声啼鸟。 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 一般芳草。 只有归时好。

    曾允元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