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既巡狩,輦道入秦京。 遠樹低槍壘,孤峯入幔城。 寒疎清禁漏,夜警羽林兵。 誰念迷方客,長懷魏闕情。
无
其他无
〔唐朝〕 祖詠
君王既巡狩,輦道入秦京。 遠樹低槍壘,孤峯入幔城。 寒疎清禁漏,夜警羽林兵。 誰念迷方客,長懷魏闕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 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顏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賢。 楊生亦好學,不幸復徒然。 誰識天地意,獨與龜鶴年。
不出孤峰上,人間四十秋。 視身如傳舍,閱世任東流。 法爲因緣立,心從次第脩。 中宵問真偈,有住是吾憂。
筮算重重吉,良期詎可遷。 不同牛女夜,是配鳳凰年。 佩玉春風裏,題章蠟燭前。 詩書與箴訓,夫哲又妻賢。
慈恩大師尉遲氏,諱大乘基長安人。 族貴五陵光三輔,鄂公敬德是其親。 智勇冠世超衛霍,李唐之初大功臣。 文皇崇師稱大聖,生立碑文垂絲綸。 羯羅藍位多正夢,[漢](漠)月入口母方娠。 金人持神珠寶杵,託干胎中吉兆頻。 身相圓滿載誕肓,[彤](肜)雲成蓋覆菓脣。 眼浮紫電夏天影,面駐素娥秋夜輪。 少少之時早拔萃,齠齔之間含慈惇。 依止三藏學性相,三千徒裏絕等倫。 七十達者四賢聖,就中大師深入神。 亞聖具體比顏子,窮源盡性同大[鈞](鉤)。 三性五重唯識義,博涉學海到要津。 百部疏主五明祖,著述以來誰得均? 字字句句不空置,皆有證據永因循。 伯牙響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獨霑巾。 論鼓一振疑關破,他宗望風自委塵。 對龍象衆能降伏,昇師子座檀嚬伸。 每月必造慈氏像,一生偏慕兜率身。 每日必誦菩薩戒,唯杖木叉制波旬。 一時高樓秋燈下,有人窺見偷逡巡。 大光普照觀自在,金手染翰顯其真。 不圖漢土化等覺,開甘露門利兆民。 自書般若何所至,清凉山曉五臺春。 瑞光赫赫慶雲起,文殊正現示宿因。 遊博陵原製玄贊,法華賾旨傳遠賓。 當寶塔品人有夢,諸佛證明遍照鄰。 二十八字一挑句,文章微婉柢獲麟。 傳導大師以此偈,千佛滅度讚大仁。 不嫌暗漏作章疏,齒牙煥炳光曜新。 咫尺龍顏奉鳳詔,出入金殿陪紫[宸](震)。 天不與善化緣盡,歲五十三俄已泯。 永淳二年十一月,仲旬三日爲忌辰。 先師慕(疑應作「墓」)側行袝禮,風悲雲愁慘松筠。 本願不回奉彌勒,生第四天奉華茵。 名垂萬古涉五竺,玄蹤雖多難盡陳。 (見《卍續藏經》本《玄奘三藏師資叢書》卷下,原署「特進行門下侍郎兼鎮西員外都督江滿昌文」。 卷首目錄署「唐江滿昌文撰」。 )(按:唐代史乘未見江滿昌事迹,頗可疑。 而按之詩意,則顯然爲窺基卒後不久作。 疑其人應爲日本或新羅人而入唐者。 )。
亂軍交白刃,一騎出黃塵。 漢節同歸闕,江帆共逐臣。 猨愁歧路晚,梅作異方春。 知己酇侯在,應憐脫粟人。
洛京十載別,東林訪舊扉。 山河不可望,存沒意多違。 時遷跡尚在,同去獨來歸。 還見窗中鴿,日暮遶庭飛。
飫聆舌鐸向雞窗,深媿葭蒹倚玉傍。 妙論乍離人吐屑,渇心欣破橘含霜。 頗多好景撩人笑,獨賞幽叢撲面香。 數筆江山吟未得,何時對榻細商量。
氣盖冰霜勁有餘,江邉見此列僊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
白首還山不自存,天書四降海邊村。 慚非故將前侯比,誤辱優賢養老恩。 龜壽自應能食氣,鶴歸那得更乘軒。 從今再草公車奏,惟有挂冠神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