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贈三侍御

〔唐朝〕 常建

高山臨大澤,正月蘆花乾。 陽色薰兩崖,不改青松寒。 士賢守孤貞,古來皆共難。 明君錯甚才,臺上飛三鸞。 操與霜雪明,量與江海寬。 束身視天涯,安能窮波瀾。 孤鶴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逸翮望絕霄,見欲凌雲端。 層臺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固知非天池,鳴躍同所歡。 誰念獨枯槁,四十長江干。 責躬貴知己,效拙從一官。 折翮悲高風,苦飢候朝飡。 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托身未知所,謀道庶不刊。 吟彼喬木詩,一夕常三歎。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峽哀 五

    峽螭老解語,百丈潭底聞。 毒波爲計校,飲血養子孫。 既非臯陶吏,空食沈獄魂。 潛怪何幽幽,魄說徒云云。 峽聽哀哭泉,峽弔鰥寡猿。 峽聲非人聲,劒水相劈翻。 斯誰士諸謝,奏此沉苦言。

    孟郊 唐宋诗
  • 落第後歸覲喜逢僧再陽

    相逢須強笑,人世別離頻。 去曉長侵月,歸鄉動隔春。 見僧心暫靜,從俗事多屯。 宇宙詩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猶入爨,青鏡未辭塵。 逸足常思驥,隨羣且退鱗。 宴乖紅杏寺,愁在綠楊津。 羞病難爲藥,開眉嬾顧人。

    項斯 唐宋诗
  • 南中別陳七李十

    二年共遊處,一旦各西東。 請君聊駐馬,看我轉征蓬。 畫鷁愁南海,離駒思北風。 何時似春雁,雙入上林中。

    張說 唐宋诗
  • 覺地頌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惟勁 唐宋诗
  • 爾時大士語諸弟子晝夜思維觀察自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止息攀緣人法相寂是爲解脫乃作五章詞曰 三

    三更中,觀法空不空。 無起無生滅,體一真如同。

    傅翕 唐宋诗
  • 道藏歌詩 三十八

    斬滅六天,嚴整北酆。 束精縛妖,受事玉皇。

    無名氏 唐宋诗
  • 和幾叟秋日南浦十絕句簡子莊寄幾叟 其一

    心親千里不辭遥,咫尺衡門接市橋。 萬卷舌端真歷歷,一丘胸次更囂囂。

    朱松 唐宋诗
  • 題客舍

    路邊小舍靜無泥,風入松杉綠滿枝。 溪抱回隄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籬。 主人野性留應懶,倦客閑情去輙遲。 內訟塵埃猶僕僕,厚顔如奉北山移。

    曹勛 唐宋诗
  • 安仁絕覽亭

    簷前列岫連雲聳,亭下雙溪徹底清。 可但坐來無暑氣,老夫病眼頓增明。

    吳芾 唐宋诗
  • 新秋以窗裏人將老門前樹欲秋爲韵作小詩十首 其八

    秋風昨夜來,聲滿梧桐樹。 故人渺天末,此夕誰與度。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