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子人歎屈,宦遊今未遲。 佇聞明主用,豈負青雲姿。 江柳秋吐葉,山花寒滿枝。 知君客愁處,月滿巴川時。
无
其他无
〔唐朝〕 岑參
顏子人歎屈,宦遊今未遲。 佇聞明主用,豈負青雲姿。 江柳秋吐葉,山花寒滿枝。 知君客愁處,月滿巴川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遰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 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雲慵不飛。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歛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繁音急節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却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領錢唐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後祗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却來,聞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 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 荅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 四幅花牋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 眼前髣髴覩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 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豔西施化爲土。 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 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媸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擡舉。 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甌閩在天末,此去整行衣。 久客逢春盡,思家冒暑歸。 海雲添晚景,山瘴滅晴暉。 相憶吟偏苦,不堪書信稀。
境占江南(下泐十三字幷四行。 按第四行當是第三詩題。 )。
憔悴閑坊底,蕭條久客心。 燕歸知社過,葉密覺春深。 燈火愁殘史,塵埃嘆素琴。 餘生猶有幾,去日苦駸駸。
秋風社散日平西,餘胙殘壺手自提。 賜食敢思烹細項,家庖仍禁擘團臍。
君家祕監唐詩客,飲中八仙渠第一。 君家水部晉仙真,曾拜東封玉路塵。 祗今孫子方外士,羽衣霞佩雲爲袂。 月下緱山吹鳳笙,霧裏華陽割龍耳。 何當踞龜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瑶池。 若見君家兩仙伯,爲儂寄聲好將息。
好因輪斲悟觀書,莫守筌蹄覓兔魚。 華嶽登來卑步仞,滄溟浮罷眇支渠。 命窮且戲娛親綵,道合須牽奉詔裾。 此外文章真小技,未應傾慕蜀相如。
妙畫初驚渴驥奔,新詩熟讀歎微言。 四明知我豈相屬,一水思君誰與論。 茶竈筆牀懷甫里,青鞋布襪想雲門。 何當一棹訪深雪,夜語同傾老瓦盆。
芳草青青晝掩關,倦游心緒歎重山。 寒生怪雨盲風後,春在斜陽暮靄間。 杜宇勸人歸小隠,桃花笑我欲蒼顔。 腐儒未解謀生理,魚蠹陳編不自閒。
士方負材業,高價敵璠璵。 一朝聲稱減,碌碌盆盎如。 貴名豈不欲,名盛復難居。 所以古君子,謹終如厥初。 自公到京國,聞望傾萬夫。 願言益進德,名與天壤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