頍弁王門客,橫經胄席師。 頻揚四巡頌,屢析六身疑。 寂寞終嘲白,侏儒詎信饑。 一朝嗟溘盡,福善亦予欺。
无
其他无
〔宋朝〕 宋庠
頍弁王門客,橫經胄席師。 頻揚四巡頌,屢析六身疑。 寂寞終嘲白,侏儒詎信饑。 一朝嗟溘盡,福善亦予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壯士性剛決,火中見石裂。 殺人不迴頭,輕生如蹔別。 豈知眼有淚,肯白頭上髮。 半生無恩酬,劍閑一百月。
孤桐亦胡爲,百尺傍無枝。 疎陰不自覆,修幹欲何施。 高岡地復迥,弱植風屢吹。 凡鳥已相噪,鳳皇安得知。
宿雨洗秦樹,舊花如新開。 池邊草未乾,日照人馬來。 馬蹄踏流水,漸漸成塵埃。 鴛鴦不敢下,飛繞岸東西。 此地喧仍舊,歸人亦滿街。
水闊坐看千萬里,青蕪蓋地接天津。 禰衡莫愛山中靜,遶舍山多却礙人。
夜渡濁河津,衣中劒滿身。 兵符劫晉鄙,匕首刺秦人。 執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 昨緣秦苦趙,來往大梁頻。
花映柳條,閑向綠萍池上。 凭欄干,窺細浪,雨蕭蕭。 近來音信兩疎索,洞房空寂寞。 掩銀屏,垂翠箔,度春宵。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當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爲華英(一作「英華」),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發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或作「聖」)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暘」)以醒,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實,俾統于洪。 逋滯攸除,姦訛革風,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絕浮屠。 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人得其所(或作「饒」),乃恬乃謳(或作「謠」)。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隨」)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同前書卷三一)(按:王公爲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請詩以揭之。 」稱詩而不稱銘,故錄出。 )。
月化五白龍,翻飛凌九天。 胡沙驚北海,電掃洛陽川。 虜箭雨宮闕,皇輿成播遷。 英王受廟略,秉鉞清南邊。 雲旗卷海雪,金戟羅江煙。 聚散百萬人,弛張在一賢。 霜臺降羣彥,水國奉戎旃。 繡服開宴語,天人借樓船。 如登黃金臺,遙謁紫霞仙。 卷身編蓬下,冥機四十年。 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浮雲在一決,誓欲清幽燕。 願與四座公,靜談金匱篇。 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 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
利物應機終不吝,毗耶假說眾生病。 眾生了病即通光,領取舊持元本柄。
老境俗緣減,閑居幽事多。 去沙通斷澗,插援護新荷。 棋罷看山臥,釣歸揺檝歌。 餘年端有幾,風月且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