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日不自休,騎馬踏荒徑。 却扇受景風,今朝我無病。 春雲閟晨耀,羣綠澹相映。 山川與朝市,一動自一靜。 九衢行萬人,誰抱此懷勝。 不得與之語,蕭蕭寄孤詠。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與義
休日不自休,騎馬踏荒徑。 却扇受景風,今朝我無病。 春雲閟晨耀,羣綠澹相映。 山川與朝市,一動自一靜。 九衢行萬人,誰抱此懷勝。 不得與之語,蕭蕭寄孤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 百頃青雲杪,層波白石中。 鬱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 直對巫山出,兼疑夏禹功。 魚龍開闢有,菱芡古今同。 聞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紅。 飄零神女雨,斷續楚王風。 欲問支機石,如臨獻寶宮。 九秋驚鴈序,萬里狎漁翁。 更是無人處,誅茅任薄躬。
平旦起視事,亭午臥掩關。 除親簿領外,多在琴書前。 況有虛白亭,坐見海門山。 潮來一凭檻,賓至一開筵。 終朝對雲水,有時聽管弦。 持此聊過日,非忙亦非閑。 山林太寂莫,朝闕空喧煩。 唯茲郡閤內,囂靜得中間。
百尺井欄上,數株桃已紅。 念君遼海北,拋妾宋家東。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
鈴與鐸,風息自然鳴。 鼓角雄聲音振地,必須勝敵悅軍行(辛本、川本、京本作「情」),擁衆返回程。
天家饒物采,華節有光輝。 明月裁歌扇,輕霞翦舞衣。
東家西家爾盍來,聽說空圄如春臺。 决曹高卧印生綠,叢棘化爲交遜木。 策勳此木那可遺,動地風摇枝不曲。 願我無訟到來雲,莫辭著力借寇君。 借得賢侯雖爾職,但恐朝廷要人調鼎實。
沙界豪端久自知,筆鋒一戲更何疑。 江南春色花千里,幻入幽人半幅詩。
往年餞尊公,出宰新吳縣。 仁愛馴桑雉,聖明遇禾絹。 君今治南昌,家學世其官。 密令行教化,明庭集孔鸞。 煌煌牛斗間,寶氣先後應。 卓魯聚一門,誰續職方乘。
白麻新拜大丞相,黄紙首除南省郎。 欲使平刑安遠俗,莫辭乘傳歷炎荒。 桂林地險通椎髻,陽朔峯奇削劍鋩。 自有王門舊勳業,且須稀作上書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