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條門巷半萊蒿,杯酒田間亦自陶。 採栗久要工部拙,騎鯨偶厠謫仙豪。 狂波故作風雷噫,逸興何妨日月高。 勝景賴君佳句壓,胸中江漢更滔滔。
无
其他无
〔宋朝〕 鄧肅
蕭條門巷半萊蒿,杯酒田間亦自陶。 採栗久要工部拙,騎鯨偶厠謫仙豪。 狂波故作風雷噫,逸興何妨日月高。 勝景賴君佳句壓,胸中江漢更滔滔。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 僕夫穿竹語,稚子入雲呼。 轉石驚魑魅,抨弓落狖鼯。 真供一笑樂,似欲慰窮途。
遼陽望河縣,白首無由見。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子騁丹青日,予當醜老時。 無勞役神思,更畫病容儀。 迢遞麒麟閣,圖功未有期。 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爲。
濟北甄神貺,河西濯錦文。 聲應天池雨,影觸岱宗雲。 燕歸猶可候,羊起自成羣。 何當握靈髓,高枕絕囂氛。
古律皆深妙,新吟復造微。 搜難窮月窟,琢苦盡天機。 晚檜清蟬咽,寒江白鳥飛。 他年舊山去,爲子遠攜歸。
王,計爾應姓田,爲你面撥獺,抽却你兩邊。 甘,計爾應姓丹,爲你頭不曲,迴脚向上安。
(見宋趙師秀《衆妙集》,並見宋周弼《唐三體詩》卷六。 按《全唐詩》卷一百八十四作劉長卿詩,詩同,校其異文如下:首句「遊吳還適越」,「適」,《全唐詩》作「入」。 五句「山明殘雪在」,「山」,《全唐詩》作「岸」。 七句「季子留遺廟」,《全唐詩》作「季子楊柳廟」。 又《唐三體詩》本元釋圓至於此句下注曰:「皇覽《冢墓記》:季子冢在毘陵縣暨陽鄉,至今吏唐民祀事。 」〖唐姚合《極玄集》、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七均作皇甫冉詩,《文苑英華》卷二七二作皇甫曾詩,《四部叢刊》影明正德本《劉隨州文集》卷三則作劉詩。 似亦皇甫冉所作爲是。 〗)。
烟巒簇簇水溶溶,鏡裏人家對碧峰。 何處孤帆飽風去,瞥然飛鳥杳無踪。 (錄自韋旭升《朝鮮文學史》)(按:據金東勳說,崔詩除《全唐詩逸》及《桂苑筆耕集》〖已收《全唐詩補逸》〗所收外,《三國史記》存五首,《東文選》收三十首,另見於石刻、方志者尚有十餘首,共存百首左右。 今所得僅二十餘首,尚缺二十首左右。 據前引各文所述,未見者有《饒州鄱陽亭》、《夜贈樂官》、《芋江驛灣》、《贈智光上人》等。 又按:《朝鮮文學史》錄崔匡裕《長安春日有感》云:「麻衣難拂路歧塵,鬢改顏衰曉鏡新。 上國好花愁裏艷,故園芳樹夢中春。 扁舟煙月思浮海,羸馬關河倦問津。 只爲未酬螢雪志,綠楊鶯語太傷神。 」又謂其另有《郊居呈知己》、《憶南李處士》等詩,崔承祐有《送曹松入羅浮》、朴仁範有《九成宮懷古》、《涇州龍朔寺》、《江行呈張秀才》詩。 諸詩皆新羅人在唐時所作,因未注出處,世次不明,又僅錄一首,姑附識於此。 )。
不見陳夫子,依稀四載餘。 云亡前日信,報葬幾時書。 玉軸千篇在,牙籖萬卷儲。 九原應有恨,新第落成初。
世界須彌主,法身徧寰宇。 拄地復撐天,切忌知人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