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乾坤不動塵,瑶臺銀闕鬬清新。 齊腰欲究安心法,乘興當爲訪戴人。 曄曄寒江歸釣艇,丁丁虚谷動樵斤。 二詩遠比幽蘭勝,擊節懸知衆所賓。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之道
一洗乾坤不動塵,瑶臺銀闕鬬清新。 齊腰欲究安心法,乘興當爲訪戴人。 曄曄寒江歸釣艇,丁丁虚谷動樵斤。 二詩遠比幽蘭勝,擊節懸知衆所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粲粲美仍都,清閑一貴儒。 定交分玉劒,發詠寫冰壺。 風景隨台位,河山入障圖。 上堂多慶樂,肯念谷中愚。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 廣陵別後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風沙刮地塞雲愁,平旦交鋒晚未休。 白骨又霑新戰血,青天猶列舊旄頭。
雖小天然別,難將衆木同。 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 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 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江館清秋纜客船,故人相送夜開筵,麝煙蘭燄簇花鈿。 正是斷魂迷楚雨,不堪離恨咽湘弦,月高霜白水連天。
城樓多峻極,列酌恣登攀。 逈林飛鳥上,高榭代人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今年菊花事,併是送君還。 (暢諸作此詩,《文苑英華》卷七一○收李韓《河中鸛鵲樓集序》已稱及,宋司馬光《續詩話》、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五僅錄中四句,亦云暢諸作。 至《唐詩紀事》卷二七始誤爲暢當,《全唐詩》沿之。 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考證較詳,可參看。 宋人所見此詩前二句,作「迥臨飛鳥上,高謝世人間」,與此處三、四兩句稍異,蔣、均云以「臨」、「謝」爲是,「代人」即「世人」,避太宗諱改。)
我懟流年晚,年將我志違。 終風來北怒,寒日趁西歸。 野獸求羣騁,離鴻望影飛。 君恩殊未報,愁憶故山薇。
桃花尋劍客,不語笑春風。 白頭歸未得,家住海門東。
蒲阪今灰燼,茲樓亦草萊。 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蠻開。 屋漏真能爾,霜嚴可畏哉。 置之當座右,親手拂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