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遊下巖寺先是劉寶學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舟遂失勝業

〔宋朝〕 張嵲

時危適遠縣,卧疴蔽疏篷。 浮舟難計程,一聽水與風。 今日出江口,劃見天邊峰。 維舟邀勝士,杖策凌穹崇。 絕壁迤崩豗,可驗秋濤雄。 鐫崖佛像古,憑虚樓殿工。 沄沄窗外江,落落堦前松。 澗響雨滂濞,雲生樹玲瓏。 攬勝欣遠游,撫身悲轉蓬。 憂樂未相償,林霏生晚容。 卻縱中流棹,回望青蓮宫。 秋晚山蕭寂,雲散烟空濛。 舟行轉沙尾,微聞林外鐘。 惜哉李膺船,去若孤征鴻。 晨暮一相失,雲嶠何年同。 若縱金門步,永遺塵外蹤。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蚊子

    隱隱聚若雷,噆膚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 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 何事覓膏腴,腹無太倉粟。

    皮日休 唐宋诗
  • 稱心寺

    征帆恣遠尋,逶迤過稱心。 凝滯蘅𦶜岸,沿洄樝柚林。 穿漵不厭曲,艤潭惟愛深。 爲樂凡幾許,聽取舟中琴。

    駱賓王 唐宋诗
  • 酒泉子 二

    雨漬花零,紅散香凋池兩岸。 別情遙,春歌斷,掩銀屏。 孤帆早晚離三楚,閑理鈿箏愁幾許。 曲中情,弦上語,不堪聽。

    李珣 唐宋诗
  • 歙郡有黃山樓北瞰黃山山勢中拆若巨門狀因題一絕

    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 閒倚朱欄頻北望,只宜名作巨門樓。 (〖1〗詩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間刊刻。 此詩承儀徵吳白匋先生見告。 按原志附注曰:「程弘志云:按《一統志》:刺史有從兄棄官學道,號於方外,刺史爲築室於問政山,山始名問政。 」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于德晦題名,在李虞仲題名之左,曰「監察御史于德晦」,題名後紀「大中六年三月廿四日」云云。 又《長安志》務本坊有左散騎常侍于德晦宅。 〖大興徐松撰《唐兩京城坊考》卷二所記同〗)。

    于德晦 唐宋诗
  • 題阮客舊居(《全唐詩》二六二作李陽冰,第三句「到」《詩話總龜》作「得」)

    空(趙明誠《金石錄》云:《題阮客舊居詩》,小篆書,《集古錄》以爲陽冰作。 驗其姓名,乃縉雲今李{茊/山},非陽冰也。 其字畫亦不工。 蓋陽冰肅宗上元中嘗令縉運,其篆字石刻,尚多有存者,故歐陽公亦誤以此詩爲陽冰作爾。 ○《詩話總龜》二九《正訛門》〖趙明誠語見《金石錄》卷三十,「李{茊/山}」作「李𬜪」。 〗)。

    李𬜪 唐宋诗
  • 贈別盧司直之閩中

    爾來多不見,此去又何之。 華髮同今日,流芳似舊時。 洲長春色遍,漢廣夕陽遲。 歲歲王孫草,空憐無處期。

    劉長卿 唐宋诗
  • 禮明安塔二偈 其二

    石床冷卧禪虎,階蕪秋跳草蟲。 有念耿懷陳事,無言凄立西風。

    釋正覺 唐宋诗
  • 頌古 其九五

    從來五逆怕聞雷,不似大蟲看水磨。 孤峰頂上要同行,十字街頭還共坐。

    釋道顔 唐宋诗
  • 夏夜四首 其四

    結屋在郊墟,翛然謝炎熾。 窗扉故闃寂,水竹亦幽邃。 飛蟲望燈集,栖燕衝雨至。 石枕與葛幮,美哉今夕睡。

    陸游 唐宋诗
  • 黄知橘柚來詩

    一舸放長江,遥林底處黄。 自知來橘柚,先已照滄浪。 綠葉凝烟密,金苞射日光。 相迎蒼縣雨,暗識洞庭霜。 味詫江陵種,庭垂禹廟荒。 何如船上看,數里更飛香。

    樓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