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香苦愛飄岐路,風雨何須送晚春。 坐久綺霞明落照,屏雷亦解慰遊人。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嵲
繁香苦愛飄岐路,風雨何須送晚春。 坐久綺霞明落照,屏雷亦解慰遊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禍患如棼絲,其來無端緒。 馬遷下蠶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氣屈,忍恥形神沮。 當彼戮辱時,奮飛無翅羽。 商山有黃綺,潁川有巢許。 何不從之遊?超然離網罟。 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艱阻。 寄謝伐檀人,慎勿嗟窮處。
憲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鷹猜課野鶴,驥德責山麋。 課責雖不同,同歸非所宜。 是以方寸內,忽忽暗相思。 夏日獨上直,日長何所爲。 澹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 形委有事牽,心與無事期。 中臆一以曠,外累都若遺。 地貴身不覺,意閑境來隨。 但對松與竹,如在山中時。 情性聊自適,吟詠偶成詩。 此意非夫子,餘人多不知。
宿雲黃慘澹,曉雪白飄颻。 散麪遮槐市,堆花壓柳橋。 四郊鋪縞素,萬室甃瓊瑤。 銀榼攜桑落,金爐上麗譙。 光迎舞妓動,寒近醉人銷。 歌樂雖盈耳,慙無五袴謠。
長安人擾擾,獨自有閑心。 海上山中去,風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鶴曉雲深。 易姓更名數,難教弟子尋。
上土巴灰除虛除,伊尹東北八九餘。 秦趙多應分五玉,絲竹木子世世居。 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難留如國如。
三院四人簪白筆,一門三鎮擁朱幡。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四《潼川軍》引《潼川舊記》引《鮮于叔明神道碑》載)(按:《舊唐書》卷一二二《李叔明傳》謂「大曆末,有閬州嚴氏子上疏」云云,因知此二句詩作者,爲大曆末人。 )。
神仙風格本難儔,曾從前皇翠輦游。 紅躑躅繁金殿暖,碧芙蓉笑水宮秋。 寶車鈿剝陰塵覆,錦帳香消畫燭幽。 一旦色衰歸故里,月明猶夢按梁州。
臘前牆角見梅花,雪後牆頭見月華。 滿引濁醪無一事,盡收好處入吾家。 結廬君待歸安固,抱甕儂今老永嘉。 莫道青山便遮斷,春風浩蕩沒津涯。
七行才業在,寧久困無津。 秋到搏風翼,春迴縱壑鱗。 褒山方競秀,棗嶺益争新。 珍重二三子,詩騷追古人。
炎海霜雪少,畏寒直過憂。 駝褐阻關河,吉貝亦可裘。 投種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鵞毳凈,一一野繭抽。 南北走百價,白氎光欲流。 似聞邊烽急,緣江列貔貅。 裁襦襯鐵衣,愛此溫且柔。 天乎未厭亂,利厚人益媮。 誰知海濱客,獨歎無人酬。